映像非遗|宁国龙窑:传承陶艺 守护技艺

2022-10-22 11:12:09 作者: 映像非遗|宁

师傅搬运陶坯。人民网记者 苗子健摄

师傅搬运陶坯。人民网记者 苗子健摄

  人民网宁国10月21日电(汪瑞华、苗子健)挑进去的是陶坯,捧出来的是艺术。在安徽省宁国市港口镇,生生不息的窑火背后,是坚守亦是传承。

  19岁学徒的孙成宏,如今是宁国市金牛山陶业的负责人,该企业前身是港口镇陶瓷厂。创办之初,这里就秉承了千年龙窑的烧成工艺,为当地陶艺文化传承注入了活力。

  制陶必有土,有土必成陶。经年累月里,匠人们用他们的双手,赋予了陶土新的生命。

  如今,孙成宏的陶厂一年要消耗泥料2000多吨,年产各种日用陶瓷、园林景观陶瓷20余万件,产品远销海内外。

初具成型的“火腿缸”。人民网记者 苗子健摄

初具成型的“火腿缸”。人民网记者 苗子健摄

捶片。人民网记者 苗子健摄

捶片。人民网记者 苗子健摄

古法柴烧龙窑净长119米,依山而建如龙似蛇。人民网记者 苗子健

古法柴烧龙窑净长119米,依山而建如龙似蛇。人民网记者 苗子健

匠人现场贴花。人民网记者 苗子健摄

匠人现场贴花。人民网记者 苗子健摄

老师傅在陶泥上雕刻“福”字。人民网记者 苗子健摄

老师傅在陶泥上雕刻“福”字。人民网记者 苗子健摄

码放整齐的土陶坯。人民网记者 苗子健摄

码放整齐的土陶坯。人民网记者 苗子健摄

省非遗技艺“泥条盘柱”。人民网记者 苗子健摄

省非遗技艺“泥条盘柱”。人民网记者 苗子健摄

拉坯。人民网记者 苗子健摄

拉坯。人民网记者 苗子健摄

手工刮坯。人民网记者 苗子健摄

手工刮坯。人民网记者 苗子健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