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充电桩市场“赚钱难”

2023-02-10 22:30:00 作者: 千亿充电桩市

政策驱动、需求复苏,在热闹的充电桩赛道上,眼下正簇拥着心潮澎湃的投资人与从业者,不过,在激动的人群之外,也有一部分人对行业未来的发展怀着深深的隐忧。

作者:郑晨烨

导读

壹 || 记者在各大社交平台以“电动汽车、长途、高速”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了这些春节期间自驾电动车长途返乡的网友所指的主要问题,基本都集中在高速路充电站布局不合理、电桩过少、排队时间过长等方面。

贰 || 较高的建设补贴及电站运营的麻烦与复杂,让许多企业及投资者抱着“薅羊毛”的心态加入到了充电站建设当中。

“你知道比亚迪在充电桩这块是怎么规划的吗?现在(充电桩)市场这么火爆,但看他们好像还没什么动静。”2月7日,杭州一家大型车企的产品经理蔡明佳与记者交流时如是询问。

自2019年跳槽后,蔡明佳便一直从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产品的开发及电站运营业务的筹划,今年以来,他明显感到国内充电桩市场扩张脚步在不断加快,甚至让从业者们都萌生出一种“时不我待”的感觉。

“从去年年末防控政策优化开始,我们就判断被压制的市场需求有望快速回暖,所以对今年的业务很乐观,而且年初中央及各地政府推行政策的力度也大超出我们的预期。”蔡明佳表示。

2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试点期限为2023—2025年。

按照通知规划,试点期内国内要建成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换电基础设施体系,新增公共充电桩(标准桩)与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标准车)比例要力争达到1:1,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车位占比预期不低于小型停车位的10%。

此外,根据经济观察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10日,包括上海、深圳、河南及湖南在内的15个省市,也均发布了有关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政策,新能源赛道俨然成为各地政府疫后重燃经济发展的第一把“火”。

政策驱动、需求复苏,在热闹的充电桩赛道上,眼下正簇拥着心潮澎湃的投资人与从业者,不过,在激动的人群之外,也有一部分人对行业未来的发展怀着深深的隐忧。

长沙一位充电桩企业的区域销售王峰就告诉记者,当前国内的充电桩市场面临着运维缺失、多平台内卷、电桩利用率低及布局不合理等诸多问题,这些因行业激进扩张而产生的现象又反过来阻碍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充电站本质上是一个重资产投资,但现在行业内都只操心卖桩子,在电站运营上可能缺乏成熟的方案,所以出现了像利用率低、选址不合理以及坏桩死桩多等问题,核心其实就一个点,充电站现在挣钱的手段特别少,主要是依靠补贴,没有补贴一些电站甚至回不了本。”王峰说。

市场前景“很广阔”

不久前的春节自驾返乡之旅,是金先生购置电动汽车后头一次感到不方便。

作为一名深圳的普通白领,他在2021年购入了一辆比亚迪汉轿车用于日常通勤代步,买车前,金先生对于电动汽车存在的诸如里程虚标、电池安全及充电麻烦等常见问题就已做好了一定的心理预期,但真当其成为车主使用一段时间后,金先生却又并没有遇到太多其原先担心的麻烦。

“最早的时候我也有里程焦虑,但实际上就算是里程虚标,跑个300多公里也没问题,完全满足日常需求,充电也不麻烦,平常一般一星期才充一次,公司和小区楼下都有充电桩,深圳的充电站也很多,关键是电费是真的便宜。”金先生告诉记者。

自从成为新能源车主后,金先生便坚定地相信新能源汽车取代燃油车将是历史趋势,但前些天的春节返乡之旅又让他改变了这个想法。金先生的老家在湖南长沙,距离深圳大约760公里,随着去年末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他便做起了开电动车回老家的打算。

按照其出发前的规划,这趟行程沿途只需要充两次电,花费约11个小时便可到家,但实际行程却花费了其一天一夜的时间,首要原因便是充电不方便。

“高速路的充电站布局还不是很完善,广东境内的充电站还比较多,出了广东之后,电站的间隔就远上不少,而且服务区内的充电桩一般只有四五个左右,还常遇到坏桩,充电功率上不去,加上这个春节期间人多,每次充电都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队,然后再花快一个小时充电,很耽误事儿。”金先生回忆。

而像金先生这样的经历还并非个案,记者在各大社交平台以“电动汽车、长途、高速”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了许多同其经历类似的人,这些春节期间自驾电动车长途返乡的网友所指的主要问题,基本都集中在高速路充电站布局不合理、电桩过少、排队时间过长等方面。

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高的当下,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重要保障的充电桩建设,为何还是出现了一定程度滞后,且影响到了广大车主的出行体验呢?

对此,蔡明佳告诉记者,国内各地对于充电桩建设的原则一直是大力推进、适度超前,从2019年以来,基本上每年充电桩设施的增速都维持在50%以上。

此外,中央及有关部门对于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也一直十分重视,早在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便出台了《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指出,原则上新建住宅配建停车位应100%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大型公共建筑物配建停车场、社会公共停车场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的车位比例不低于10%,每2000辆电动汽车至少配套建设一座公共充电站。

“充电桩的建设并没有滞后,只是新能车渗透得比较快,在特定场景下,比如假期出行,人一多自然就会带来充电难、充电慢等不好的体验。”蔡明佳表示。

“目前在国内,尤其是南方部分地区,车桩比已经十分接近1:1,不过,受制于充电技术,充电站与加油站的运营效率有较大差距,可能同样面积的加油站一天可以服务上千台燃油车,充电站就做不到。”资深新能源行业观察人士郝鑫亦向记者表示。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