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年薪聘导游 浙江一座县城的“千金买马”记

2023-02-15 09:23:12 作者: 百万年薪聘导

  这同时解答了一个疑惑——在如今这个旅游攻略遍地“种草”的时代,我们为什么还需要甚至渴求“导游”这样一种角色?为什么将“导游”定义为人才?

  因为高铁还不通,来开化县旅游的人,许多都是自驾游,这时的导游,就是游客与景点间最强有力的纽带。不仅要会玩,还要能针对不同的人群设计怎么玩儿,私人化、定制化,让人来了还想来,从种种招聘要求上来看,想拿到这100万元,也并不容易。据悉,百万年薪的构成是:40万元定薪、30万元考核奖金、30万元食宿及营销成本开支。

  “十八年前,为了推动乡村旅游,当时还在柯城区七里乡工作的我,就积极鼓励干部去考导游上岗证。”夏盛民说,考导游证不是为了谋生,是为了让干部有旅游的意识,这更像是主动做那只扇动翅膀的蝴蝶,干部当导游成为一种IP符号,辐射到周边的旅游产业,带动人人都成为家乡的“运营官”,在开化县形成一种整体的旅游氛围。

  武源村党支部书记汪祖明就在去年成为了一名乡村导游,他为乡村做了三件事

  ——招商引资光伏发电项目,修了林道,车子能上山,那个位于半山腰的“白龙洞”重见天日,他请专家来踏勘,想把“白龙洞”发展成景点。

  ——武源村因柿子闻名,家家户户都种柿子树,晒柿子干,他利用多余的柿子发展起了柿子酒,于11月开酿,吸引了不少游客。

  ——申请武源村的古村落项目,修古道,古栏杆,让来这里买柿子的游客有风景可看。

  “要想推动乡村旅游发展,自己首先要成为懂旅游、讲旅游、做旅游的行家里手。现在村子里的旅游资源越来越丰富,希望我也能带动更多的村干部、村民,加入推介乡村的队伍。”汪祖明说。

  以此为愿景,对于开化县,“千里马”不再是符号化的某海龟博士、某前沿技术领域“大佬”,甚至不以学历论英雄,谁能带动旅游人次的增加,谁能把开化的旅游“吆喝”出去,谁就是开化县需要的“人才”。

  “千里马”常有,谁来做伯乐?

  在挖掘民间“千里马”这条路上,不仅开化县,浙江很多地方都走在了成为伯乐的前沿道路上。

  同样作为一个导游,网红“小黑”诸鸣走过了很多地方,最终吸引他留在杭州的,是风景人文和实打实的人才政策。小黑不止一次在自己的短视频里提到自己作为杭州市D类人才得到了100万住房补贴。“只要在自己行业里钻研透,不用高学历,来杭州也能拿到人才。”他说。

  12分钟内在电脑上完成19票件的派送路线设计——用最少的时间、最短的路线,确保快件准时准确送达,这是快递小哥李庆恒的“拿手好戏”,凭借把送快递这一件事做出色,他同样获得了杭州市D类人才的评定。

  一个人、一辈子,若能把一件事做出色,就堪称优秀。像诸鸣、李庆恒这样的人能被大众广泛认可,就是一次“千里马”与伯乐的双向奔赴。

  隐藏在民间的千里马,需要伯乐擦亮慧眼,才能将他们一一筛选。

  2020年,杭州市余杭区破除了人才认定以往“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桎梏,创新性地以人才薪酬、股权估值等为影响因子,建立人才分类评价指标体系,累计通过“薪酬制”和“举荐制”认定人才300余名。

  人才不再被简单定义,而是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尤其对于浙江来说,民营经济发达,企业里的“千里马”更成为了拉动经济车轮的关键要素,他们的贡献在之江大地也从未被忽视。

  早在1998年,浙江温州就根据地方特色行业和支柱产业发展的需要,在国家规定的29个职称系列之外,委托有关行业协会、商会开展职称外延延伸专业评审。此后陆续细化拓展了服装、鞋革、工业电器、泵阀等28个专业。2018年,3.6万民企人才就拥有了“温州特色职称”。

  今年的2月5日,诸暨创新民营经济职称社会化评价体系,“土专家”变身工程师,高中学历的销售业务员陈飞获评助理工程师,她带领研发团队开发的一款奇特五指袜,让企业在产能相同的情况下,提升了近20%的附加值。

  每一条政策背后,都是伯乐为进一步寻找“千里马”做出的努力,这些努力和“百万年薪招聘导游”一样,让人看到了浙江的决心,自然也孕育出了培养千里马的沃土——

  2022年,一个“浙江00后刮腻子刮成世界冠军”的词条冲上热搜,这位来自温州的男孩,凭借将一件事做到极致的本领,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蓝领的风采。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一百多年前,浙江人龚自珍在自己的诗作《己亥杂诗》中发出喟叹,如今,无论是浙江媒体界“百万年薪招聘CTO”的大事,还是旅游界“百万年薪招聘导游”的盛况,都有力地回应着前辈诗人曾经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