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年薪聘导游 浙江一座县城的“千金买马”记

2023-02-15 09:23:12 作者: 百万年薪聘导

   衢州市开化县向全国发出启事——百万年薪招聘金牌导游。在“乙类乙管”后旅游业逐步复苏的大背景下,2月8日,这条新闻登上了微博全国热搜。

  旅游攻略“种草”遍地的时代,一座县城,为何愿意砸下重金,招聘“导游”这样一个传统的职业?

  “潮声”记者来到开化发现,过去3年当地旅游行业遭遇“重创”时,这座县城便未雨绸缪,将一批批村民培养成“导游”,如今的开化,只差一根引线,就能点燃篝火,用风景和热情照亮全国。

  这根引线便是人才,不是海外毕业的博士生,不是元宇宙产品设计师,只是一个优秀的导游,像石子一般跳入平静的水面,便能激起久久的涟漪。对于开化来说如此,对于整个浙江来说,亦是如此。

  千金买马,值得吗?

  如何用最快的速度向全世界告知,自己需要一匹“千里马”?

  寓言故事里,国王三百两黄金买马骨的消息传遍全国,终于让他寻得了真正的千里马。在现实中,开化也在迫切地寻找千里马,用百万年薪向全国告知自己的决心。

  据悉,这次招聘是去年12月中旬在该县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发出的。最终胜出者须在开化设立金牌导游工作室,完成相关政务接待及文旅推广任务;为开化编撰景区(景点)导游词、设计完善县域精品旅游线路;为开化景区(景点、红色场馆)培训一批优秀导游;策划三场以上有影响力的文旅引流活动(有具体考核指标);须在各自自媒体开设开化旅游宣传专栏。

  这个想法,来源于开化县委书记夏盛民在2022年上半年的一次会议。他提出在疫情管理常态化的时期,文旅行业的破局,可以从人才引进开始。

  地处浙西的开化,是浙江母亲河钱塘江的发源地。1997年,开化提出“生态立县“战略,用90%的县域面积来保护生态,用10%的县域面积聚集二三十万人的生产生活。

  20多年来,开化坚持走生态发展之路,这也就意味着,文旅行业已经成为开化发展的“绿色引擎”,作为浙江首批25个全域旅游示范县之一,开化正在全力冲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

  “从开化的发展来看,旅游的资源和旅游的人才是不匹配的。”夏盛民告诉“潮声”记者,不要小瞧导游的力量。

  过去3年,受疫情影响,开化本地文旅人才也一度在流失,他们有的转行,有的离开,最低谷时全县在岗导游只有21人。随着去年底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游客逐步回归,开化县迫切需要一场东风,把流失的人才带回家乡。

  这次的高薪招聘导游,吸引了全国1300多人报名,经过几轮角逐,将产生最终的“冠军”。目前,已遴选出的前20强选手,已经和开化签约旅游宣传合作,一方面是为开化后续人才引进打下铺垫,另一方面也利用他们的资源为开化景区培训一批“金牌导游二代”。

  这样看来,这个找千里马的故事有了新的“后续”,被找到的“千里马”在这里将孕育出一批“小千里马”;开化作为“伯乐”,也被全国旅游业更多的“千里马”所知晓,从这个角度看,即便付出了“百万年薪”,也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千里马的“鲶鱼效应”

  早在招聘之前,“千里马”在乡村的实验已经展开。霞山村,这个拥有163幢明清古建筑、具有900多年历史的村庄,因为几个年轻人的到来,正在发生着某些微妙的改变。

  霞山村是浙江省首批慢生活休闲旅游示范村,740户村民在这里繁衍生息,主要依靠民宿和休闲旅游赚取收入。来这里的游客会沿着村落的小路走上一圈,但留在村子里的人却并不多。

  沿着文化礼堂向前走,就能找到许小伶的美术馆。2020年的夏天,还在河北秦皇岛的许小伶接到读大学时的中国画老师陈晓齐的邀约电话,请她一起前往浙西考察古村文化建设。她欣然应允,来到霞山村,和老师们一起,创建了这座乡村美术馆。

  许小伶也是本次百万年薪招聘导游目前产生的二十强选手之一,她穿着红色大衣,把美术馆里的落叶扫进簸箕,身边围着几个穿深色袄子的阿姨在和她闲聊。

  在一座村庄办美术馆,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有趣的实验。首先是外地人多了,艺术圈内的人慕名而来,看这位90后的秦皇岛姑娘为何愿意扎根在这样一个乡村,紧接着村民也被带动起来了,有人来成人班学书法,遇见外乡的游客,村民们便要拉着他们去美术馆看看。

  热情的村民中有一位名叫郑美姣,她的普通话虽不是太标准,但她笑起来很甜,并熟练地给外地的游客讲霞山的古建筑和故事。她说,这是自己多次参加培训的成果。

  就在百万年薪招导游之前,2022年下半年,开化县推出了全民考导游的活动,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培训3000名全域旅游导游,郑美姣就是其中之一。现在的开化,每个村庄都能找出几个“郑美姣”,他们比外地人更熟悉家乡的风土人情、一草一木,稍加培训,就是最地道的“导游”。

  许小伶和郑美姣,就是两匹霞山村的“千里马”,他们一个负责带来艺术,一个负责带去文化。有了他们,霞山村的风景得以被孩子画到石头上带去展出,办画展,搞写生活动。

  背着画板慕名而来的艺术生们让霞山拥挤了起来,村头河边的咖啡馆暑假也迎来了消费的高峰,“鲶鱼效应”初显,石头掀起的涟漪正一圈圈扩散。

  主动做那只扇动翅膀的蝴蝶

  每年的2月,后山的山鸡椒开了花,可采来做精油,有一股特殊的香气。天气再热一点的时候,便可以在偏僻的溪谷处架上一张桌子喝自制的龙顶茶,河水的温度用来冰西瓜刚刚好,这是陆永芝探索的玩法。

  陆永芝是开化下淤村一家民宿的老板娘,她没有导游证,不会讲一本正经的导游词,但上文提到的这些休闲活动,她一年四季都能设计得不重样。因为她的经营,下淤村即便在疫情期间,也有源源不断的客人涌入。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