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坚白石”论,奠定了公孙龙在名家“离坚白”派的江湖地位,那么,“白马非马”命题就是公孙龙的巅峰之作。
古代思想史上著名命题:“白马非马”
战国时期,有一次赵国发生马瘟,导致大批战马死亡。秦国为防止瘟疫传入,便严禁赵国的马进入函谷关。
一天,公孙龙骑着白马要进入秦国,但遭到关吏阻拦。公孙龙辩解说:“白马非马”,关吏则说:“白马是马”。随后,公孙龙施展雄辩之才,使关吏犹如喝了迷魂汤一般,在恍惚之中相信了“白马非马”的结论,于是就将公孙龙放行了。
那么,公孙龙提出“白马非马”的命题,仅仅是为了说服关吏吗?
1、公孙龙为什么要提出“白马非马”命题?
疾名实之散乱,因资材之所长,为“守白”之 论。假物取譬,以“守白”辩,谓白马为非马也。——《公孙龙子·迹府》
公孙龙为什么提出的是“白马非马”的命题,而不是“黑马非马”或“黄马非马”的命题?事实上,背后是颇有深意的。
战国时期,因为各国君主都能够不拘一格降人才,所以,有才能的人有了用武之地。但是,也导致了一些胸中无墨,但却凭三寸不烂之舌游说之徒受到重用。另一方面,君主在选拔人才时普遍存在“守白(原指保持空明的心境,此指局限于固有的观点)”的偏见,使真正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用。因此,一贯主张“量才录用“的公孙龙,就提出了“白马非马”的命题,以讽喻君主取士之不当。
2、别人为何无法反驳“白马非马”命题?
白者不定所白,忘之而可也。白马者,言定所白也。定所白者,非白也。马者无去取于色,故黄、黑皆所以应。白马者,有去取于色,黄、黑马皆所以色去,故唯白马独可以应耳。无去者非有去也。故曰:白马非马。——《公孙龙子·迹府》
在“白马非马”命题中,公孙龙实际上是提出了逻辑学中“个别(白马)”和“一般(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把它们之间的区别夸大,割断二者的联系,这是形而上学的思想体系。
而在实际辩论中,公孙龙却使出了偷换概念的技巧。我们都知道,一般包含了个体,而个体则属于一般。所以,“白马非马”应该理解为“白马不是(属于)马”,这也是一般人的逻辑思维习惯。但是,公孙龙却将“白马”解读为“白色”,也就是“白色不是马”了,这个说法就是正确的了。
因此,在实际辩论中,就出现了鸡同鸭讲的奇观。正、反双方围绕同一命题展开辩论,但正方要证明的是“白马是马”,而反方则说的是“白色不是马”。在这种情况下,是不可能有人能反驳到公孙龙的。
公孙龙坚持了物质第一性的唯物主义立场。他提出的“白马非马”命题,类似于古希腊伟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的徒弟)的本体理论。这是对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论的一个独特贡献。
对于白马非马”命题,诸子百家普遍认为公孙龙是诡辩,如庄子就批公孙龙是“饰人之心,易人之意,能胜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但是,诸子似乎又无人能在正面辩论中驳倒公孙龙。
“白马非马”之辩
公孙龙提出“白马非马”这个命题(不是他首创)后,在诸子百家中引发轰动。而大咖级别的大佬也纷纷出来评论。在名人效应加持下,此话题迅速冲上热搜,也引来了无数的挑战者。而在众多挑战者中,孔子的六世孙孔穿特别引人注目。
1、先教而后学之辩:孔穿惨败
先生修儒术而非仲尼之所取,欲学而使龙去所教。则虽百龙,固不能 当前矣。——《公孙龙子·迹府》
对公孙龙来说,说服关吏相信“白马非马”,只能算是牛刀小试而已。而击败孔穿,才真正让他跨入大咖行列。
有一次,孔子的六世孙、儒家孔穿路过赵国,就专程到平原君处找公孙龙展开辩论。
孔穿先声夺人,首先发难。他建议公孙龙放弃“白马非马”这个命题,并说,这样他就愿意拜公孙龙为师学艺了。但是,孔穿由于取胜心切而忙中出错,竟没有意识到一开口就已处于下风。
高手过招,一步错步步错。经验丰富的公孙龙,立即抓住孔穿的破绽展开反驳。他说:“你要求我先放弃自己的学说,这是先来教我,然后才拜我为师。你先来教我,而后再拜我为师,这是错误的。”
在孔穿无言以对之时,公孙龙打铁趁热,宣传自己的理论。他举出具体的例子,证明了孔穿的祖宗(老师)孔子是赞同“白马非马”这个说法的。
最后,公孙龙无情羞辱孔穿。他说:“你是学的是儒学,但却诽议仲尼的看法。现在又来叫我放弃我所教的知识,再跟我学习,就算有一百个我,也教不了你了!”
面对公孔龙的无情羞辱,老实人孔穿无言以对,只好败下阵来。但公孙龙的嚣张表现让平原君赵胜也看不下去了(公孙龙是赵胜的门客),他对公孙龙说:“其人理胜于辞,公辞胜于理。辞胜于理,终必受绌。”
平原君不幸一语成谶。
邹衍另辟蹊径:公孙龙遭遇滑铁卢 邹衍:“不可。夫辩者,别殊类使不相害,序异端使不相乱。抒意通指,明其所谓,使人与知焉,不务相迷也。故胜者不失其所守,不胜者得其所求。若是,故辩可为也。及至烦文以相假,饰辞以相敦,巧譬以相移,引人使不得及其意,如此害大道。夫缴纷争言而竞后息,不能无害君子,衍不为也”。——《资治通鉴》
邹衍是战国时期的一位大咖,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也是阴阳家的创始人。同时,他也是能言善辩之人,司马迁称他“谈天衍,雕龙奭,炙毂过髡”,将他与淳于髡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