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石器时期的仰韶文化开始,先人们就有了在在死者口中含以物品下葬的习俗。这种死者口中所含的物品名叫“饭含”,“饭”主要指谷物,“含”则指珠、玉、骨、贝等物品,其最初意义可能与事死如事生,不希望死者空口无食的观念有关。
物随着时代的发展,从两周时期开始,这种口含物品类越来越繁多,出现了玉环、玉玦、玉珠、玉管、玉石块等不同形状,甚至出现了鱼、蚕、蝉等各种动物造型。安阳大司空村商代晚期墓葬出土过四件玉蝉,说明在商代将装饰用的带孔玉蝉用作口含,是贵族葬礼中比较常见的现象。
汉代是中国古代玉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玉器在汉代社会的礼制活动、丧葬习俗、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达到了巅峰。
汉代人相信玉能使尸体不腐,再加上汉代人事死如事生,实行厚葬制度,所以玉蝉大多用作死者下葬时口含的葬玉,成为丧葬用玉的重要组成部分。汉代口含器形多为蝉形,材质多为青玉、白玉,刀法简洁、线条挺拔、造型生动,给人以高贵、洁净的审美感受,是汉代玉器简洁造型的典范。
目前考古发掘发现两汉时代的蝉形口含约有近 160件。从形态上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属圆雕作品,蝉的两眼突出,背部用阴刻刻出头和双翼,头与躯体之间有比较明显的分界,双翼长于尾部;第二类头端基本平齐或略呈弧形,双翼多与尾部等长,腹部不进行刻划;第三类则更为简洁,仅以一道阴刻的横线表示头腹的分界,背部中央起脊以表示双翼。
三类玉蝉中,第一类的材料大多为玉质,后两类除了玉制外,还有石质、骨质等等。从制作工艺来说,后两类玉蝉工艺水平也参差不齐,大多比较简单粗糙。
从年代上看,第三类比较简单粗糙的玉蝉出现得最早,出现于西汉初年。山东胶南大场镇西汉初年的汉墓中出土的玉蝉,只略具蝉形,但无细部刻画,仅以“丫”形示意蝉的头部和背脊,简洁中又极具神韵。
西汉中期,第一、二类玉蝉开始出现,形式开始产生多样化。到了西汉末年和东汉早期,蝉形口含迎来了它的鼎盛期,此时的玉蝉质料一般为玉质,雕刻也非常精细,出现了著名的“汉八刀”技法。这一时期玉蝉精品的数量也是最多的。河北阳原三汾沟村汉代玉蝉、定县北庄东汉中山简王刘焉墓玉蝉都是其中的代表。
这一时期玉蝉的特征是:蝉体较为扁薄,边棱分明,尖角突出,突出玉蝉头部的双眼、和双翅翼尖,喙部施刻正“八”字纹,肩角分明;颈背施刻半圆弧线,腹面刻有节理纹饰。这些特征说明汉代玉蝉的形制至此已渐臻成熟。
汉代玉蝉的演变,主要表现在玉蝉的头部头部由尖高三角状向低平三角状演变;颈部绞丝纹条带逐渐弱化;尾部双翅翼分离,逐渐形成尾部三尖;翅翼等细部特征逐渐简化。
以玉蝉的双眼为例,汉初玉蝉的双眼仅以阴刻线表现形状,到了西汉中期,阴刻线逐步加深,双眼凸出的程度逐渐明显,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凸出的高度从低矮凸出,到 略高凸出,再到悬高凸出。
西汉晚期是玉蝉发展的鼎盛期,此时的玉蝉材质多样,玉、石、料、骨、蚌都有出现,造型也比较丰富,越来越生动、写实。这一时期的玉蝉,玉蝉口部尖出呈锯齿状,双目外凸明显,翼尖超出尾尖,这都是使用斜砣刻制线条的“汉八刀”工艺的结果。
东汉中晚期是玉蝉的衰落期。这一时期蝉形不但数量骤减,且形制上又开始回归为早期抽象的造型。如河南南阳东汉墓出土的玉蝉,更为立体化,头端呈三角形,翼部简略或由尾端缺口表示,总体上更抽象。
从分布上来看,玉蝉出土比较集中的地区一是陕西关中地区,二是江淮地区 。目前关中地区出土的玉蝉有57件,江淮地区 47 件,占出土全部玉蝉的三分之二。这说明汉代玉蝉的流行始于关中及江淮地区,再逐渐影响到其他区域。
一般来说,出土玉蝉的墓葬,墓主人都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江苏邗江县姚庄 102 号夫妇合葬汉墓,除出土一对玉蝉外,墓中随葬品还有金饼、铁剑、 玉猪等,男性棺内头骨上还有一具金面罩。从墓葬的形制与随葬品看来,死者绝不会是普通的平民百姓,而是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贵族阶层。
自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在汉代思想界占据统治地位,"仁、义、礼、智、信"均为儒家的"君子"标准要求。
在古人的心目中蝉向来被视为纯洁、清高、通灵的代名词,同时也是一种高贵的礼器和尊贵身份的象征,地位极高。蝉作为一种传统装饰母题早在三代的青铜器上就已出现,因为古人认为蝉有五德:文、清、廉、俭、信。
蝉要经蛹经过蜕变方可成蝉,这种特有的生长规律,符合古人对重生的向往和追求。蝉无口不食,只是吸风饮露。而《庄子·逍遥游》中提到的神仙正是“不食五谷,吸风饮露”。这些都足以使当时人将蝉作为死而复生、尸解成仙的榜样。因此古人认为把蝉形玉珞放入死者口中,死者的灵魂可以如蝉蛹蜕变成蝉一样得到重生,寄托着古人对死者死后灵魂不灭,有一天能像蝉一样破土而出、获得重生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