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后主刘禅宠信宦官黄皓,纵情于酒色之中,导致国事日非、民怨四起。在这种情况下,景元四年(263年)秋,曹魏权臣司马昭命大将钟会、邓艾率军分路伐蜀。
当钟会与蜀汉大将军姜维对峙于剑阁,劳而无功并准备撤军之际,邓艾却率兵偷渡阴平,越过七百余里无人烟的险域,一举袭占军事重镇江油。
灭蜀一战进攻路线
刘禅急遣诸葛亮之子诸葛瞻率大军前往绵竹御敌,却由于诸葛瞻对于局势的判断错误,诸葛瞻及其子诸葛尚战死绵竹。
虽然成都无险可守,但此时城中有数万士兵;南中太守霍弋请旨勤王;剑阁的姜维正驱兵回援;后世记载,此时巴东军团阎宇也正引军回援,未至而成都降;盟友东吴有援军相救。可以说,但凡刘禅在此能撑个数月,长驱直入的邓艾反而会被众路勤王兵马包了饺子。
刘禅
然而,事实却是:景元四年(263年)十一月,刘禅率太子、诸王及群臣60余人出城投降,同时又派人晓谕姜维,命他向魏将钟会投降。至此,立国42年的蜀汉正式覆亡。
但按照史料记载,此时蜀汉尚有军队十万多人《资治通鉴·卷七十八》中记载 “又遣尚书郎李虎送士民簿于艾,户二十八万,口九十四万,甲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
邓艾影视剧形象
为何刘禅如此心急火燎的要出城投降?1、国内信心的缺乏
当初刘备入川之时,以刘璋之暗弱不武,犹且坚守了两年多,何况如今蜀汉外有盟友,内有粮兵,虽不能胜,多坚持几年还是没问题的。
但原因就出在了诸葛亮身上,诸葛亮在蜀汉苦心经营了20年,国内百姓对他的敬重不言而喻,乃至他死后,其“伟光正”的形象转嫁到了他儿子诸葛瞻的身上。此时的诸葛瞻比刘禅更像是蜀汉的主心骨。
然而,当诸葛亮之子、行都护、卫将军、平尚书事诸葛瞻战死后,以谯周为首的益州名士们算是彻底没了牵挂,于是不断给刘禅洗脑,狺狺嗡嗡,力主投降,终于让刘禅放弃抵抗,交上了降书。其实此时邓艾才不过刚刚攻破雒城而已,离成都还有近百里。
对投降起决定作用的谯周2、刘禅性格的羸弱
谯周,在刘禅决定投降的过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诸葛亮生前便不怎么待见谯周,蜀记曰:周初见亮,左右皆笑。既出,有司请推笑者,亮曰:“孤尚不能忍,况左右乎!”
这人根本不参与政治,只是絮絮叨叨的儒生。但此人对于刘禅,却是王八看绿豆,看对了眼。
刘禅本身性格也有缺陷,早在乐不思蜀的典故由来之前,司马昭出蜀汉歌舞,旁人悲戚,刘禅言笑自若。司马昭的评价是:
“人之无情,乃可至於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
司马昭说,实在是这人不行,诸葛亮都不能辅佐周全,更何况是姜维了。
未成年时,父亲逝世。诸葛亮为他统筹一切。二十八岁,诸葛亮逝世。三十刚过,妻子张皇后逝世,到蒋琬246年过世时,刘禅时年近四十岁。
魏略曰:琬卒,禅乃自摄国事。
可以说,在蒋琬死之前,刘禅当了四十年的傀儡。这自然造成了刘禅在国事决断能力上如同初出茅庐的新手一般。
东汉平公孙述一战3、前朝的前车之鉴
227年前,东汉进攻当时的大成政权,大成是由公孙述在益州建立的政权。虽然公孙述势弱,但却拒绝投降,足足抵抗一年半,接连刺杀来歙、岑彭两员汉军大将,两次打败吴汉,最后战死沙场,大成才宣告灭亡。结果导致兽性大发的吴汉血洗成都,屠城泄愤。
这在当时君主专制相当衰弱的时代,这种前朝案例对当朝百官触动很大,投降尚能保住荣华富贵,死战,万一激怒对手,那得是抄家灭族的。因此,投降或者不投降,已不是刘禅能说了算的。
姜维
孙子兵法中有一条:上下同欲者胜。君臣之间尚且不能团结一心,姜维为排挤出朝堂,沓中屯田避祸。虽然姜维们在剑阁怒吼“我等死战,奈何先降”,虽然姜维在竭力地“日月幽而复明”,但这些对远在成都的刘禅而言,远不及声色犬马来的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