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临终留下6字天机,可惜刘备太笨没听懂,诸葛亮听后泪如雨下

2020-09-17 09:17:05 作者: 庞统临终留下

众所周知,在中国历史上拥有者太多太多的封建王朝,品读历史,让我们犹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一般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不过,我们因此也得出了一个共识,那就是无论是朝代强盛如秦皇汉武,还是王朝昏庸同晋宗宋祖,在烟波浩渺的历史长河面前终究都逃脱不了昙花一现的历史结局。

这从侧面也印证了一句古话:“中国大势,向来都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同时这句话也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开场白。由于《三国演义》是一部气势恢宏的历史题材的小说,所以无论是影响力还是传播深度,都要高于同为四大名著的《红楼梦》、《西游记》以及《水浒传》。

单单从人物塑造上来说,《三国演义》中的光环人物个个都是“指点江山、粪土王侯”的英雄人物,是搅动乾坤、左右社稷的王霸之才,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铁血战神。

今天我们就来讲述一位《三国演义》中具有史诗级别的英雄人物,此人才能不在郭嘉、诸葛亮之下,更胜周瑜数倍,原本是一位可以匡君辅国、一统天下的乱世大才,只可惜下场比诸葛亮“虽遇其主,不得其时”还要惨,他是“既不遇其主,也不逢其时”。

此人就是被称为“凤雏”的庞统,庞统字士元湖北襄阳人,据史书记载:庞统雅好风流,经学思谋,于时荆、楚谓之高俊,意识就是说庞统此人有经天纬地的大才,才能智谋在荆楚大地家喻户晓。就连刘备落难新野之时,当时相术大家、国学名士司马微都向刘备举荐说道:“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可见庞统的才能和睿智并不亚于同时期的诸葛亮。

而且,我们知道在公元208年的时候,孙权、刘备5万联军在赤壁大破曹操80万大军,其很大程度就是取决于庞统提出的“铁索连环”计。假若没有庞统的诱使曹操将所有船用铁链栓在一起的话,可能赤壁之战的结局就会真的如同杜牧诗中所描述的那样“铜雀春深锁二乔”了。

可是,赤壁之战之后,人们似乎遗忘了这个曾经立下赫赫战功的庞统,反而去歌颂周瑜的“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赞叹诸葛亮的“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赤壁之战后,鲁肃曾将庞统举荐给孙权,可是孙权和周瑜都认为此人才大志疏,不可委以重任。导致了庞统一怒之下投向了刘备的阵营,然而此时的刘备的假仁假义表现的淋漓尽致,尽管庞统考试得了第一,刘备却嫌弃庞统此人相貌丑陋,有损汉官威仪,只让庞统当了一个小小的耒阳县令。

其实,庞统并不是才大志疏,只是想要在三国乱世之中待价而沽,希望能够像诸葛亮、郭嘉那样遇到一个能够让自己倾心托付的明主,然后一舒胸中块垒,施展平生所学,从而达到自己匡君辅国、一统天下、名扬后世的理想。

虽然,后来经过诸葛亮以及鲁肃的劝说,刘备才意识到庞统是个大贤,就让庞统做了军师中郎将一职。然而,此时的庞统已经对刘备多有失望,再后来跟随刘备攻取益州的过程中,因为自己提出的上中下三计均被刘备否决,庞统对刘备已经是彻底绝望。

于是,庞统就选择了在落凤坡以死明志,临终之前大喊:“吾死,乃天命也!”庞统临死前那震古烁今的呐喊,既是对自己生不逢时的控诉,也是对刘备假仁假义的不满,更是对汉室已经无力回天的暗示。如果刘备听懂了庞统所谓的天命,估计一定会大骂不已,诸葛亮听出了弦外之音,惺惺相惜之余,估计也会挂印封金而去、归卧隆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