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的这首《秋晴》诗,不输刘禹锡的《秋词》,更加明丽细腻!

2020-09-18 16:31:36 作者: 陆游的这首《

秋诗丽句赏读:秋晴未必减春晴,我言秋日胜春朝

秋天是这样,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来到了。白露以后,一番风雨一番凉,甚至凉到冰霜雨雪之境。说起秋,仿佛一种沉落,一种萧瑟,一种走向破败的凄凉。

实际秋天是个饱满渐进的过程,有叶子落,同样有果实成熟,有秋雨同样有收获,有万木换装同样有芳草茂盛,为什么人们看不到那些丰盛和饱满呢?诗人多半是男性,天生的视觉动物,秋气寒冷,万木萧瑟,再加上男人承担更多的颠沛与压力,怕老怕病怕孤独,大约这也是诗词中多秋悲的来源吧。

在众多的诗词中,刘禹锡的《秋词》一反文人惯用的春怨秋悲。写出了秋天不同于其他季节的亮点。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那么这首诗是不是刘禹锡得意时候写的?如同红楼梦中的薛宝钗,优渥富贵,一首小柳絮词,也被她写得热闹飞扬“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论感人的程度,宝钗比不过林黛玉,但若论人生的正能量,宝钗虽然是富贵句,但也让人感觉振奋。那么刘禹锡是不是他少年得志的时候的作品呢?

不是。34岁的刘禹锡一夜之间,命运反转,从朝廷中枢高官,因为皇帝的被迫退位,遭到了清算。没被杀掉,已经是庆幸,因为他的恩师和上级,就是一夜之间,失去了性命的。劫后余生的刘禹锡连降数级,直接赶出了朝廷,贬到湖南朗州做地方官。

好在刘禹锡快速调整了心态。此时朗州秋天,群山如醉,他没有像其他被贬放的官员心情寥落,一路悲秋,反而看到了大自然无限美景。或者是因为自己还年轻,或者是这次贬放,在他的心理承受范围之内,又或者自己还是有不输春天的豪情和心气,他将这次贬谪,看得相对淡然。

有多少人中年以后,才拼命进入仕途,对于他来讲,这个年龄经历风雨而没有死,已经胜在了阅历。那么生命还长,从血雨腥风的政治争斗中被动退出,或不是他的愿望,但又有什么不好。他借此调整身心,以待时机。

湘山秋色,万木凋零,人人都在悲秋,他已经是过早进入秋天了,既来之,则安之。或者还有许多人在看他的笑话吧。但刘禹锡非为名利去攀附而落难的,这点底气足以冰雪中做笑傲状,他有什么可以悲的?至少他义无反顾的做过觉得应当做的事,虽死无悔。那么秋天对于他,没那么萧瑟和寒冷。

让别人去悲吧,那不关于真实的我。于是诞生了这首明丽别样的《秋词》

秋天更容易沉淀心境,从繁花似锦的春天走过,那时人人都是向上的花木,不识庐山,身在庐山,如今跳脱了春天,用更大的视野领略自然和人生的风景,秋就是好秋。

你看万木之落,空气明净,原来是为了鹤的自由,让它们更好的在天空中翱翔。我不就是那鹤吗?春雨夏雷之后,展翅群山万壑,留下这一段时间,修养放飞自己的心情。没有了官,我还有诗情,没有了繁华,我还有冷静,没有了建树的舞台,我拥有自然的天空。让我的诗和心一起随鹤飞扬!

34岁的刘雨欣这首诗写得非常的另类,也称为一首绝好的励志诗。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

不管这个中间经历了多少波折,刘禹锡晚年回到了朝廷。关注集贤殿学士,礼部郎中,太子宾客,这是正三品的职位,在唐朝是可以穿贵重的紫色官服。死后追封户部尚书,相当于正二品。而这些都是其次的,在贬谪的生涯中,刘禹锡成为了流芳千古的“诗豪”,唯有诗者留其名,这也是命运赐予他无限芬芳的“桂冠”。

这首秋日胜春朝,少年经受波折的人会看到希望,中年人会审视自己的所得和成就,老年人读到的是健朗。所以这首诗相当正能量。

那么我接下来给大家解读的是陆游的《秋晴》,虽然一般说法,唐诗宋词,但是宋朝的词是基于诗和时代结合的变体,所以名家诗词都做得好,让我们看陆游的《秋晴》

“身健心闲百虑轻。秋晴未必减春晴。

晨窗暖日烘花气,午枕微风送鸟声。

韫玉砚凹宜墨色,冷金牋滑助诗情。

少年风味嗟犹在,虚道归休学力耕。”

为什么说陆游的秋晴不输于刘禹锡的《秋词》呢?

在秋天的晴朗里,身心健康,心绪轻盈,这秋天的情郎未必输于春日的晴美。你看了早上的窗户外,明丽的阳光,照耀着秋天的花,你看那午睡的微风传来鸟声。

那像玉一样的砚台,最适合新鲜的墨,你看那滑溜的金黄的纸触动诗情。我年轻的风味和热情都在,哪里是真正的想退休,去做田园老翁?

一:这是陆游晚年的作品。这个作品应该是写在他65岁之后,甚至是78岁之后,虽然他享年85岁。

二:这首诗一反秋愁,秋晴未必减春情,致敬刘禹锡。第二联第三联之明丽细腻,很难想象是出自花甲之后的老人之手,但如果我说,陆游“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样的丽诗,是写在他62岁,许多人一定惊掉了下巴。这就是永不服老的陆游。

三:这首诗传达了陆游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情怀。他一生颠沛,出生之际就是北宋灭亡,他一直都在为收复国土而呼吁奔波。而他本人比刘禹锡痛苦,他接近50岁才升为礼部郎中,一生多次浮沉,但是从来不改爱国报国的愿望。

四,自然界的秋冬,陆游把它变成磨砺身心的自然景观,并在中间寻找积极的意义,避免自己暮气颓唐,所以他得以高寿。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