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口之战简图
十月十九,朱令赟终于率大军从湖口东进,驻防独树口的王明察觉到其动向,便立刻奏报宋太祖。宋太祖令王明在江心和岸边竖立舰桅状木杆以为疑兵,朱令赟望见后,果然怀疑有伏兵,不敢贸然前进。此时正是初冬时节,长江水位下降,航道狭窄,不利于航行,而朱令赟所用战船吃水量大,因此行动甚是迟缓。
为了确保成功阻击朱令赟所部,曹彬派大将刘遇率军增援王明。十月二十一,朱令赟部在皖口与刘遇部相遇,朱令赟下令用火油攻击宋军,刘遇部猝不及防,一时陷入下风。也许是天要亡南唐,江面上突然刮起北风,大火反过来烧向南唐船队,南唐军不战自溃。朱令赟眼见大势已去,便自焚殉国。
宋太祖剧照
李煜寄予厚望的最后一支生力军就这样没了,金陵至此彻底成为一座孤城,但李煜仍不想束手就缚,便派徐铉再度出使东京向宋太祖求和。《续资治通鉴》:辛未,对于便殿。铉言:“李煜以被病未任朝谒,非敢拒诏也,乞缓兵以全一邦之命。”其言甚切至。帝与反覆数四,铉声气愈厉,帝怒,因按剑谓铉曰:“不须多言!江南亦有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乎!”
宋太祖直言不讳,一语道破其攻打南唐的真实目的,将北宋和南唐之间那最后的遮羞布也给撕得粉碎。文人出身的徐铉哪经得起宋太祖这般敲打,只能是惶恐而退,赶紧回金陵向李煜报告。
这时金陵城已被围困近一年之久,曹彬在城外挖掘战壕,让南唐军队无法从外界获取物资,便是连老百姓都不能出城打柴,史载金陵城中“斗米十千,死者相枕”,这城中的生计着实是很难维持下去了。
十一月,曹彬写信劝告李后主不要再做无畏的抵抗,并告诉李煜大宋军队将在二十七日发起总攻。虽然宋太祖的“天下一家”几乎成为压垮李煜的最后一根稻草,但李煜仍然对苟延残喘抱有幻想,断然拒绝了曹彬的劝告,毕竟古时候的艺术家或多或少都是有些理想主义的。
曹彬画像
为了表明自己誓死不降的决心,李煜甚至命人在宫中堆起柴草,声称城破时将全家自焚以全气节。眼看李煜仍执迷不悟,曹彬也就懒得跟他废话了,开始全面筹划攻城事宜。由于宋太祖要维护王者之师的形象,所以曹彬在攻城前“逼迫”众将士入城后不得滥杀无辜,也不能抢劫他人的财产。
二十七日,南唐的末日正式到来,曹彬下令攻城,由于金陵士气低落,城池很快就沦陷。李后主虽然扬言要杀身成仁,但事到临头,他还真就没那个勇气,只能是带着大臣走出宫门,奉表向曹彬投降,至此立国三十八年的南唐政权正式灭亡,江东广大地区也纳入纳入北宋版图。尾声
李煜投降后,江州、歙州等地区仍有零星的反抗,但都很久被宋军平定。此番平定南唐,宋太祖汲取了蜀地降而复叛的教训,对投降的官兵都予以正常待遇,并且严令南征将士不得进行随意杀掠。因此,在南唐灭亡后,江东地区没有出现大的动乱,当地民众都安静地接受了北宋的统治。
北宋攻灭南唐后局势图
另外,金陵之战是决定南唐生死存亡的一战,虽然在战争中宋太祖也出现过动摇,但虚心纳谏的宋太祖最后还是听从了卢多逊的建议,一鼓作气围攻金陵,不给李煜喘息之机。相比之下,李煜就显得逊色很多,一开始表现得硬气,后来战事不利就跑去求和,等到金陵城破前又扬言自焚殉国,可事到临头又贪生怕死。对此,咱只能说,李煜要是有崇祯帝那份骨气,也不至于被宋太宗毒杀,以及被后世嘲笑。
当然,君王的差距是一方面,军队等方面的差距又是一方面。例如润州之战中被李煜信任的刘澄,仗都还没怎么打,就先投降了,南唐有不少官员都和刘澄一样,试问这样的国家又拿什么和北方的强国对抗呢。再说军队,想当年南唐可是气吞万里,东灭闽国,西吞马楚,可到了李煜手里,只有被动挨打的份,着实让人感叹。
总之,随着南唐的覆灭,南方割据势力仅剩下早就认大宋做干爹的吴越国以及割据福建漳州、泉州一带的清源节度使了,宋太祖的统一大业至此也算完成了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