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谋圣、帝王之师,非仙风道骨而曾是愣头青,身材、相貌像妇人

2020-09-20 22:35:21 作者: 千古谋圣、帝

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写诗赞张良道:

汉业存亡俯仰中,

留侯于此每从容。

固陵始义韩彭地,

复道方图雍齿封。

张良真是一个很透彻、很清醒、很睿智的智者,对得住后世对他的赞誉。

张良长得什么样?

张良究竟长得什么样?这是人们很想知道的。

东坡在《留侯论》上最后说道: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总以为像子房这样的英雄人物不是身材高大魁梧奇伟,至少也是诸葛孔明那样道骨仙风羽扇纶巾是耶,太史公司马迁就是这样揣测的。可是,子房的身材、相貌就像一个女人一样,同他的志向、气概并不相称。这真是人不可貌相,这也正是张良之所以成为张良的特别之处啊!

性不忍,粘火着,暴虎冯河,终不能成大器;能隐忍,树大志,蓄势待发,则功业成矣。

因为张良行刺秦始皇所表现出来的血气方刚隐忍不够,老翁深为张良感到担忧。所以,老翁让张良做仆人、侍妾所做的事情,用傲慢无礼的行为重重刺激他,挫败张良的刚强锐利之气,以考验他的忍耐之心,磨练他“大勇能忍”的性格,使他能够忍受住小的愤怒而去完成远大的计划,完成伟大的事业。

反复磨练张良的性子后,老翁送给张良一本书说:“读此,则为王者师。”说完这句话老翁飘然离去,不见踪迹。张良打开一看,乃《太公兵法》,这《太公兵法》乃姜子牙的兵书。张良日夜研习兵书,终成为一个深明韬略,文武兼备,足智多谋的智囊,为开创大汉基业立下厥功。

东坡在《留侯论》开篇对功成名就的张良进行了赞誉:

“古人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古时候被人称作豪杰的志士,一定具有超过他人的节操,具有一般人所不具有无法忍受的度量。普通人受到侮辱时,拔剑而起,挺身上前搏斗,这不算的是作勇敢。天下有一种真正称得上勇敢的人,他遇到突发的情形毫不惊慌,无缘无故的对他施加侮辱也不动怒。为什么能够这样呢?这是因为他胸怀大志,目标高远的缘故啊。

千秋功业成于身

张良与刘邦留城相遇后,受到刘邦的器重,成了刘邦依赖的主心骨。

在楚汉战争期间,张良给刘邦献出了一连串奇计,辅佐刘邦击溃各路武装,使刘邦最终一统天下,建立起绵延四百余年的大汉王朝。

“入咸阳先得民心”,这是张良立下的首功;

“鸿门宴谏主安民斗智,助刘邦得以脱险”;

“火烧栈道,麻痹项羽,扩充实力,为后来暗渡陈仓打下伏笔”;

“重用黥布、彭越、韩信,取得关键战役胜利”;

“封韩信以名换实,集结四方诸侯兵围垓下,奠定大汉基业”;

“保太子稳固朝野使汉室得以稳定传承”。

…………

张良将他的隐忍之功很好的传给了刘邦,刘邦受之,坚持作了下去,终得天下。《留侯论》对这层意思是这样表述的: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以待其敝,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看那汉高祖之所以成功,项羽之所以失败,原因就在于一个能忍耐、一个不能忍耐罢了。项羽不能忍耐,因此在战争中百战百胜,因此随随便使用他的刀锋,而不懂得珍惜和保存自己的实力。汉高祖能忍耐,保养那完整的刀锋,把自己的精锐实力保养得很好,等待对方的衰弊,这是张良教他的。当淮阴侯韩信攻破齐国要自立为王,高祖为此暴躁发怒了,语气、脸色都显露出来。从此可看出,他还有刚强不能忍耐的气度。不是张良,谁能成全他?

刘邦评价张良时充满敬佩感激:“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后世也因此称张良为“帝王之师”。

全身而退显睿智

刘邦当上西汉皇帝后,张良不受刘邦“自择齐三万户”的封赏,只取留城万户,功成身退。据《史记》载,“汉元年正月,封功臣。良末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