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的这个做法极为残忍,开创了一个非常恶劣的先河

2020-08-27 14:26:35 作者: 汉武帝的这个

汉武帝一生共育有六个儿子,分别是长子刘据,次子刘闳,三子刘旦,四子刘胥,五子刘髆,幼子刘弗。“巫盅之祸”中,太子刘据死于非命,于是皇位继承人一下就出现了空缺。

次子刘闳早夭,18岁就殒命了。于是三子刘旦就认为这个皇位继承人该他,便向汉武帝表示自己愿意进京宿卫,呆在汉武帝身边,以此来讨其欢心,进而被立为太子。可没曾想这个计谋被汉武帝识破,不但杀了其使者,还将其封地给削了三个县。

四子刘胥素来行为不端,喜好游玩,汉武帝自然看不中。五子刘髆的舅舅李广利曾串通丞相刘屈氂想立刘髆为太子,结果刘屈氂被腰斩,李家也遭灭族,刘髆没多久也去世了。

这样一来的话,就只剩下幼子刘弗一人了。

但汉武帝对其又有所担心,担心他年幼,而他的母亲钩弋夫人赵婕妤也还年轻。一旦刘弗继位,那么其母钩弋夫人便会以皇太后的身份临朝听政,如此一来很有可能会重演当年吕氏专权的悲剧。于是乎,汉武帝一边派自己最信任的大臣霍光去辅佐刘弗,另一边则赐死钩弋夫人。

汉武帝这种“立其子,杀其母”的做法,开了一个非常恶劣的先河。

虽说此后汉朝历代帝王并没有沿袭这一做法,但后来的北魏却将其作为一项制度给确立了下来。始作俑者正是北魏的创建者拓跋珪。

当年拓跋珪打算立长子拓跋嗣为太子,并告知他为了国家的长久稳定,必须要杀死他的母亲刘贵人。拓跋嗣当时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孩子,哪里能接受这样残酷的事实,于是就整日伤心痛苦,结果惹恼了拓跋珪。拓跋嗣见势不妙,一溜烟跑了。

后来拓跋珪又打算立清河王拓跋绍为太子,但同样要杀死其母贺夫人。于是就先找了个借口将贺夫人给囚禁了起来,准备杀掉。贺夫人派人送出密信通知拓跋绍来救。不多久,拓跋绍就带着一帮人潜入宫中将拓跋珪给干掉了。此时的拓跋嗣得知消息后,在大臣们的帮助下,又杀掉了拓跋绍及其母,登基当了皇帝。

拓跋嗣后来立拓跋焘为太子时,虽说没有立即杀死其母杜氏,但杜氏最终还是死在了拓跋焘登基之前。此后,“立其子,杀其母”就成为了北魏的一项专门制度,流传了下去。

这项制度本意是为了防止太后干政,可讽刺的是,北魏在历史上却是太后干政最厉害的。

因为太子的生母被赐死后,一般都是由保母来抚育长大的。太子即位之后,往往会念其养育之恩,尊其为保太后甚至直接就是皇太后,所以依旧会存在太后干政的现象。

再后来,拓跋诩被立为了太子,按照规矩其母胡氏应该被处死,但宣武帝拓跋恪力排众议,直接废除了“立其子,杀其母”这一制度。第二年,拓跋恪去世,年仅6岁的拓跋诩继位,是为孝明帝,其母胡氏以皇太后身份临朝听政。

胡太后独断专行,荒淫奢靡,擅权乱政,甚至直接毒杀了拓跋诩,激化了各方面的矛盾。之后,北魏分裂成了东西两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