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李为姓 就要个“理”

2020-09-23 18:33:07 作者: 以李为姓 就

皋陶像(清康熙24年绘制)

百家姓,李。

李的本义,是指李子树和李子。李子树,是蔷薇科李属落叶小乔木;李子,则是其果实。

李姓,就来源于李子。那饱满、圆润、玲珑的果儿带来的实用价值,让李姓在漫漫历史长河中,铺陈而去。

李姓人数众多,长期在“百家姓”排名中位列第一。

汉代石像中的皋陶治狱图

指树为姓

俗世味儿,

裹在“嘉庆子”里

当李子在清风中盈盈浅笑的时候,是不是知道自己曾救人于饥饿和危难之中、还成为了人类的一个姓氏呢?

那是在殷商时期,掌管司法的长官(即理官)理徵,因屡屡向商纣王直言进谏,而为商纣王不容,终遭亡身之祸并被株连九族。在大军出动抓捕理徵家人之前,有位与理徵交好的官员将消息悄悄告诉了理徵家人。理徵的妻子契和氏便带着儿子理利贞外逃。逃到距离殷都比较远的伊侯之墟的时候,追兵一时半会儿无法赶来,暂时获得了安全,而疲惫、饥渴的感觉却让他们举步维艰。无计可施之时,契和氏忽然发现前方有一株枝繁叶茂、果实累累的李子树,便带着理利贞来到树下,摘下李子吃了个饱,还随身携带了很多李子继续赶路,一直逃到苦县(音gǔ,今河南鹿邑县)才算相对安定下来。畏于商纣王的追杀,理利贞决定隐瞒身世,更改姓氏,想到救命的李子,就将理姓改为李姓。李姓就此诞生,这也是李姓的“指树为姓”之说。

李子,就这样酸酸甜甜地融进李姓中。其实,李子是不可多食的,中国历代医家陆续汇集而成的医药学著作《名医别录》将她列为下品,下品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可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宋代医药学家大明说:“多食令人胪胀,发虚热。”胪胀即腹胀,“腹前曰胪”。而且“其苦涩者不可食。不沉水者,有毒,不可食。”当然,逃难中的契和氏与理利贞是没法讲究这些的,饥渴之极,只得狂吃,酸甜苦涩的都吃了,也许没洗就吃下,也不会去试是不是沉水的。保命要紧,哪里还顾得上毒副作用?顾得上讲究?讲究,是属于生活优渥之时。

李子,便成为特别务实的果实。因为与吃这种最基本的需求密切相关,李子也慢慢沉淀出朴素的烟火气,看看它的常用别名嘉庆子,便会觉得浓郁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嘉庆子是以古代一家叫做“嘉庆坊”的店铺来命名的。嘉庆坊卖出的李子都味道好,还善于把新鲜李子加工成味道不错的干李。唐代史学家韦述的《两京记》清楚地记载了嘉庆子的来历:“东都嘉庆坊有美李,人称为嘉庆子。久之称谓既熟,不复知其所自矣。”满满的普通的俗世味儿,裹在嘉庆子里。

普通,正是理徵之子理利贞的要求,普通才能掩人耳目。理利贞想掩盖的,不仅仅是出身,还有血缘,他最要隐瞒的是整个家族的始祖,即与尧、舜、禹齐名的“上古四圣”之一、被奉为中国司法鼻祖的皋陶。

皋陶(公元前2220年-公元前2113年),是上古时期东夷部落首领,在尧、舜、禹帝时期任理官,也称大理,负责氏族政权的刑罚、监狱、法治等,尧、舜、禹时期的重大经济、政治、文化措施大多是皋陶谋划的。皋陶被禹选为继承人,可惜他先于禹去世,未能继位。现代人常常可以在影视剧里看到的大理寺,即和大理有关,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开始,将“最高人民法院”设为大理寺。

皋陶的后代,历经虞、夏、商,二十六世均为理官。按照古人以官为姓氏的习惯,皋陶及其子孙均为理姓。理徵的理姓也是由理官之职而来的,其理官之位亦属世袭。因此,皋陶是理姓、李姓的血缘始祖。

本来耀眼的出身,到了理利贞这儿,只能变成虚无。

幸亏有李子,经年不变,以朴实的模样,保全了这份“理”。

清早期獬豸纹刺绣补子

“理”祖皋陶

“法”字包含着神兽的风采

“理”之于皋陶,是非常相宜的。

皋陶认为治天下须慎修其身,遵循天道、自然之理,强调知人、安民、爱民,讲究以理服人、以德服人,制律简明扼要。对于有过错的人,他都要先晓之以理,对不听教化者,再绳之以法,且司法公正,执法公平。他主张德治与法治结合,“法治”辅助“德治”。他在各个领域中体现的思想和业绩,形成了中国上古时期的文化体系:皋陶文化。

皋陶文化主导着华夏民族的发展,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步,为国家的产生打下了基础。尧舜禹时代即迈进了“早期国家阶段”。随后,夏王朝应运而生。皋陶的思想被孔子继承和发扬光大,创立了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封建王朝治国基础理论。

传说皋陶还使用一种叫獬(xiè)豸(zhì)的独角兽来断狱。獬豸是古代传说中一种形如牛、羊、鹿、麟之类的神兽,青毛独角,体态刚健,极有灵性。东汉学者杨孚的《异物志》这样为獬豸释名:“性别曲直。见人斗,触不直者;闻人争,咋不正者。”“咋”(zé)为咬、啃之意。獬豸能明辨善恶是非,见到有人相斗,会用角触理曲之人;听到有人相争,会用嘴咬有错的一方。皋陶判决有疑时,便将獬豸放出来断案。史书上说皋陶为大理时,天下无虐刑、无冤狱。

獬豸由此成为法的化身,受到历朝历代的推崇。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文王制出了獬豸冠,即有獬豸角之装饰的帽子,又称法冠、铁冠。东汉时期,皋陶像与獬豸图是衙门中不可缺少的饰品。清代时,监察司法官员都一律戴獬豸冠,穿前后皆绣有獬豸图样的补服。因獬豸冠一直为执法官吏所戴,执法官吏也被直接称为獬豸冠。

世上是否真有獬豸这种动物,也不好说。但古人对獬豸的敬重和崇拜却是极其深厚的,他们还以良苦用心和丰富的想象力,借助文字把这份理念传承下来。现代的“法”字,就源于獬豸,并深刻地包含着獬豸的风采。法的古字为“灋”(fǎ),最早见于西周金文,字形由“氵(水)”“廌(zhì)”“去”三部分组成,“水”代表执法公平如水,“廌”是獬豸,代表法律,“去”的构形说法不一,一般采用东汉经学家许慎的说法,意为除掉坏人。由是,“灋”的意义真美:应该对任何人公平如水,如遇不平,就应该坚决除掉。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