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
我认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确实存在着历史周期律。为什么会出现历史周期律呢?中国的王朝为什么做不到万世一系呢?
历史周期律是指中国历史上的政权都经历了兴盛和衰落,此起彼落,周而复始,呈现出周期性现象。
中国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封建王朝是秦朝。秦始皇称皇帝,希望后代可以万万世,但是秦朝二世而亡。秦始皇统一了六国,改封建制为郡县制,修建长城,修建阿旁宫,统一度量衡,销毁天下兵器,甚至文化上焚书坑儒,试图统一文化认同。秦始皇开辟了大一统的格局,后来的各朝各代无不受益。但秦朝如同流星一般划过历史的天空,短短几十年就覆亡了。
秦始皇像
一、每个朝代刚建立时,统治者往往雄才大略,吐故纳新,与民休养生息,社会生产得到较快地恢复。如汉代的文景之治,,推行黄老之术,减税降租,倡导农耕,稳定流民,人口较快增长,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唐代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清代的康乾盛世等莫不如此。
唐太宗李世民像
人口的增长和衰退是朝代兴盛的关键指标。西汉元始二年记录在籍的人口有1223万余户,5959万余口,可视为中国人口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汉末至南北朝,战乱不已,社会生产力遭到破坏,人口急剧减少,南北朝时在籍人口约有4000万,比汉代高峰减1/3。唐代天宝十四年(755)在籍人口5292万,基本恢复了汉代的人口规模。宋代是历史上第二个人口高峰,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和积累,人口过亿。元朝战乱人口下降较多,明朝注意整理户籍,人口恢复到1.6亿;清朝道光20年,人口过4亿,此后增长基本停顿。
二、朝代中期:随着经济的增长,生产剩余产品越来越多,统治者的奢靡之风日渐增长,社会矛盾变得突出起来。秦始皇修阿旁宫、帝陵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苛税猛于虎也”为了逃避苛捐杂税,自由农民变为流民或者依附于大地主,成为庄民、奴仆,土地兼并愈演愈烈,朝廷的官吏大量冗员,这些都是封建经济发展的破坏性力量。
在皇权轮替上,经常会出现皇帝和储君的矛盾、皇子争储的矛盾、外戚干政的矛盾,皇帝过分垄断权力,就容易后继无人;皇权弱势,容易出现朝小野大、藩镇割据的问题,如五代十国和魏晋南北朝时,君权相对弱势,战乱不息,“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三、农民起义是封建王朝覆灭的决定性因素。朝代进入末期,社会矛盾突出,大地主占有大量土地、收入隐匿不报和大军阀的封建割据导致入不敷出,官吏加强收刮民脂,农民起义一再爆发,沉重打击了王朝统治。影响较大的农民起义的有: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汉末黄巾军起义,唐末黄巢起义,北宋末年宋江方腊起义,元末红巾军起义,明末李自成起义,晚清太平天国运动等。农民是小生产者,提不出有远见的策略和新生产力方式,农民起义多数沦为失败,少数被内部地主阶级代表篡夺了领导权,从而建立新的王朝(如刘秀东汉政权、朱元璋建立明朝等)。新的统治者注意吸取教训,发展生产,与民生息,经济迅速发展,于是新的轮替又开始了。
唐末黄巢起义
元末红巾军起义
我国历史上存在较久的王朝(如周、唐、宋、明、清等)统治者前三代多为励精图治之主,后期即便出现雄才大略的皇帝中兴也只是昙花一现,无法改变社会矛盾尖锐及人与地的矛盾。历史进入了新的周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皇帝作为地主阶级的代言人,本身的阶级限制决定了他只可能采取措施缓和矛盾,无法做根本性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