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千年风云:北魏的崛起和武德的衰落

2020-09-26 17:31:56 作者: 游牧千年风云

改革:大刀阔斧,汉化政策

在打败柔然以后,北魏北部的威胁已经不复存在,然而新的问题从内部产生。自从北方游牧民凭借武力横行黄河流域以来,留在北方的汉人以宗族为单位,选择地势险要之处,修筑堡垒。这些地方割据势力在乱世中日渐强大,他们不断兼并土地,控制大批依附他们的半自由农,甚至豢养大量军事武装力量,北魏王朝建立的初期,不得不与这些豪强地主合作,承认他们的自治权利,借助他们的力量统治地方,力图发展农业。然而帝国统治者慢慢发现,黄河流域的劳动力大多控制在汉人豪强手中,国家的赋税重担落在了为数不多的自由农身上,这样的局面很快引起农民叛乱。

公元446年,汉族文官李安世决定彻底解决豪强地主对于北魏王朝的威胁。李安世提出的改革方案是按照个人能力合理分配耕地,凡是15岁以上的男性,每人可以获得45亩的荒地,而原先的地主可以获得20亩土地,并且可以拥有奴婢和更多的土地赔偿。土地的使用年限是终其一生,作为对土地使用权的回报,耕种者必须缴纳租税。

这项被称为均田制的土地分配制度实施后不久,李安世亲自带兵准备剿灭反对改革的汉人地主李波。李波的家族拥有人数众多的武装力量,当地盛传李波族人武艺高强,就连女子也等纵马奔驰,左右开弓。就在李安世出发前,北魏正规军在与李波家族的战斗中惨然落败,李安世决定智取。不过他究竟采取了怎样的智谋,史书中并没有记载。今天我们明确知道的只有这场智谋的结果,就是李安世顺利剿灭李波。从此土地改革在黄河流域顺利推行,人们纷纷走出地主的堡垒,向政府领取土地,成为国家的编户农民,新政策将土地农民捆绑在一起,国家不仅拥有了足够的劳动力,也获得了稳定的纳税户。

经济从此迅速发展,开启了北魏的繁荣时代。北魏的农业政策此后延续了将近300年,使得中国农业王朝在这300年中走向盛世。而这一制度的创立者竟然是一个游牧部落。此时王朝的身份也正在悄然发生转变。公元493年夏末秋初的雨季里,北魏皇帝拓跋宏下令开始一场规模庞大的军事远征,目标是长江流域的南朝政权,令人奇怪的是,除了善于征战的武将和30万骑兵,皇帝特意下令王朝最重要的文官和大量鲜卑贵族加入这支远征队。

然而此时皇帝正酝酿着一个关乎王朝命运的决定,拓跋宏5岁时就当上了皇帝,当时实际掌握王朝权力的是他的祖母。这位汉人贵族女性有着惊人的眼光与决心,正是在他的主导下,北魏推行强力的土地制度改革。在祖母的教导下,拓跋宏从小熟悉汉文化典籍和儒教,年轻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最大的理想是统一天下。然而此时的长江流域另外一支汉人宗室已经代替刘宋成为南方的统治者,建立了被称为南齐的王朝。在拓跋宏开始这场远征时,北魏定都平城已经有将近百年的时间,虽然此时农耕制度已经成为北魏的基本国策,但是在都城之中,许多手握大权的鲜卑贵族依然怀念游牧生活,对中原汉人文化不屑一顾。

于是拓跋宏提出南迁至洛阳,那里自古就是汉文化的中心,但是他的提议一次次遭到鲜卑贵族的反对。于是拓跋宏决定假借南征来实现迁都大计。

绵绵的秋雨和长途的行军,不断消耗着鲜卑贵族的体力和耐心!百万北魏大军开进到洛阳城外,众人无不欢欣鼓舞,皇帝却下令继续南下。在鲜卑贵族的苦苦哀求下,皇帝拓跋宏趁机提出迁都洛阳,北魏时期的洛阳城人口过百万,占地面积大约75平方千米,远远超过同时期欧洲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的规模。迁都洛阳,为北魏王朝内部的进一步汉化提供了契机,也使得北魏王朝离统一南方的梦想更进了一步!

内乱:六镇起义,北魏分裂

北魏王朝的鲜卑统治者们在这里彻底放弃了游牧人的身份,他们学汉语、穿汉服与汉族通婚,并使用汉族姓氏,皇帝强而有力的改革,使得北魏王朝赢得了汉人贵族的支持!迁都洛阳后,北魏的骑兵一度越过淮河到达长江边上,却再也无力向南推进,北魏王朝一统天下的梦想似乎依然遥遥无期。

到了北魏中期,随着汉化程度的加深,皇帝北巡的频率不断降低,旧都平城的重要性不断下降。而在北魏长城沿线,一场覆灭的危机正在悄然逼近北魏。公元523年冬天的一个夜晚,将军于謹正经历着人生最失意的时刻。三年前,由于在宫廷斗争中失败,于謹从都城洛阳的高官被贬为六镇的将领。出生北魏贵族世家的将军,居然成为了边陲小将,军镇已失去了往日荣光。

原来六镇建立之初,在王朝内部拥有很高的军事地位,六镇将领都是先为贵族容易得到官位的提升。但自从迁都洛阳后,北魏王朝推行汉化政策,崇尚文治、鄙视武力,6镇地位逐渐下降,这引起了6镇将士强烈的不满。六镇由于靠近长城沿线,气候条件并不适合于大规模农业生产。北魏王朝却在这一地区大力推行屯垦,严重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自然灾害频发与农业的连年歉收。饥饿成为北魏长城沿线最普遍的生存状态!不久前,30万柔然骑兵越过残破的北魏长城,进入军镇中心地带,2000多名北魏居民,以及数10万头牲畜成为劫掠者的战利品。

意想不到的袭击,使得原本挣扎在生存线上的边塞居民陷入彻底的赤贫状态。下属们向将军于謹提出,开放军备粮仓赈济灾民,于謹毫不犹豫的拒绝了这一提。深夜灾民闯入于謹居住的官邸,生存的困境使得这些游牧人的后代丧失了最后一丝理智。六镇居民的愤怒,很快在北部长城沿线蔓延开来,匈奴人的后代成为反抗者的首领,生活在长城脚下的每位居民纷纷加入这支起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