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前陕西农民挖到圆形泥疙瘩,专家研究后欣喜:价值无可估量

2020-09-28 01:03:45 作者: 25年前陕西

引言中国有一个典故,叫做“守关如封泥”,出自于《后汉书·隗嚣传》:“元(王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此万世一时也。”意思便是牢牢据守雄关,绝不会有所闪失。那么,这里面的“封泥”是什么呢?

在中国历史上,许多朝代建都于现在的西安。在西安因为施工挖到古墓或者文物,已经不是什么大新闻了。很多大型古墓和珍贵的文物,便是这样被发现的。不过在1995年,在西安北郊相家巷村的农民挖掘到的一些泥块,经专家鉴定后也称之为是绝世珍宝,这就令人万分吃惊了,什么样的泥块能有这样的价值呢?

▲秦汉封泥照片01

这些泥块大多呈圆形,数量还挺多的,最初发现它们的村民并没有在意,但是在发现这些泥块上刻有古代文字之后,他们便立刻联系了相关部门。在考古工作者经过详细的研究之后发现,原来这些“泥块”是秦汉时期的封泥,的确是研究秦汉文化的罕见文物,价值无可估量。

何为“封泥”?古时候人们常常在文书外用绳子捆扎,然后在绳结位置加上一块胶泥,胶泥上还要盖上印章。还有一种方法是用囊笥将文件包裹起来,然后在封口处同样覆盖胶泥并盖上印章。等胶泥干燥硬化后,便可以起到对文件封口的作用。这些盖着官方印章的泥块就被称之为“封泥”,它的主要作用是为了防止别人将这些文件私自拆开,其作用类似于后世的蜡封或者火漆封。采用封泥保护文件的方式,主要盛行于秦汉时期。

▲封泥保护文件02

关于封泥的记录在史书上最早出现在《后汉书·百官志》:“主御纸笔墨,及尚书财用诸物及封泥。”考古工作者对最初发现封泥的这一区域进行了发掘,一共出土了6000多件封泥,加上与其他地方发现的封泥,现在一共有近7000件秦玺印封泥被发掘出。这些封泥的使用时间主要是战国时期的秦国以及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

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由于焚书坑儒销毁了大量文字资料,再加上秦末先秦以及秦代的各种历史资料遭到严重破坏,流传到现在的文献并不多。在1975年发现于睡虎地的秦简,便令众多考古工作者欣喜若狂,那是能够为秦朝时的法律提供研究的重要资料。而在近年来,随着盖有秦玺印的众多封泥和简牍等文物不断出土,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有了更多研究秦代历史的证据和资料。

▲睡虎地秦墓竹简03

经过考古工作者们的逐一辨认和核对,在目前所发现的近7000多枚秦玺印封泥中,大部分盖在封泥上的印章都是官印文字,这些印章和官职称呼,为历史学家进一步认识研究秦代的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实物证据。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立了完善的官员制度和地方郡县管理制度。构造了一个严密的机构和人员编制,通过这些机构和编制加强中央集权,秦朝时的这些制度,对随后的汉王朝以及历代王朝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秦朝的郡县制度中,“县”是最关键的管理地方行政的机构,不管是人口户籍管理还是征发徭役、粮食仓储,乃至于地方武装管理,都是以县为单位规定并行施。由于史料缺失,目前对秦代县的数量其实没有得到确认,而大量的秦玺印封泥被发现,就可以与史书上进行对照。

▲秦始皇画像

根据历史学家的统计,目前发现的封泥和其他资料中可以确定的县级地名有300多个。而在把封泥上的官印与史籍记载相对照时,却发现了一些在史籍中没有记载的县名,如博城、女贲、长武、新城父、庐丘等。所以大量封泥的出土,一方面反映了秦代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员的设置基本上与流传到现在的文献记载相符合,印证了史籍记载的可信度。

另一方面,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对秦代的官职体系和郡县名称有了新的认识。这一发现对研究秦代的地理、政区建制以及历史沿革等方面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专家演示把印盖于封泥之上结语事实上,这些封泥的意义还不止于此。除了极高的历史价值,它还具有艺术价值。封泥与印章本身具有相同的重要性,许多印章没有流传至今,而这些封泥便是金石学家们临摹和考证的直接凭证,现在的篆刻家常常会模拟封泥进行创作。而这也是在封泥被大量发现之后,才出现的情况。

参考资料:

《后汉书·隗嚣传》

《中国古代封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