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云长失荆州,谁该负主要责任?7点可以看出关羽背锅近二千年

2020-09-28 17:33:31 作者: 关云长失荆州

当诸葛正式移交印绶时,云长的表态便非常明显:“大丈夫既领重任,除死方休”。这难道不是英雄气概,不是忠义化身吗?但他就是没有考虑到荆州的重要性,荆州的存亡将关系到蜀汉的前途和命运。专凭热血沸腾,不计个人生死,对大局有什么用?最终导致吕蒙白衣渡江,袭取荆州,云长败走麦城遇害的惨痛结局。

在当移交时的诸葛,真也深有警惕,欲待不交,但意志却不坚定,拘泥于“其言已出”,没有勇气收回成命。只是作了某些部署,并强调了“南和孙权,北敌曹操”的战略方针及重大意义,还是勉强移交了。

四、荆州失守谁该负主要责任?

现在我们应该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来发表一些个人的看法,以划清失守荆州,谁应负主要责任、或次要责任。

一、诸葛是掌握全盘充分有权力“量才委用”,而又深切了解每个人的才具的权威人士。关云长素性刚愎自用,傲慢自矜,诸葛应该是清清楚楚的,为什么不深思熟虑,还是徇了私情,竟然把镇守荆州的重任移交给他呢?

二、在诸葛亲自坐镇荆州时,有众多的参谋、武将,相与辅佐,但在他离开荆的时候,却把张飞、赵云等人带走了,把过半数的人马带走了。运筹决策的首脑人物走了,又把军事力量削弱了一大半,虽然临行时作了一些安排,强调了一下“南和孙权”的重要性,但这些都是抽象的东西,怎能视为稳操胜算的强硬保障呢?

三、赵云温文儒雅,素有福将称号,非但有大臣风度,更足以坐镇雍容,更加合适担当此重任,使之镇守荆州。故古有名言“若要天意存炎汉,镇守荆州属赵云。”诸葛并不是不了解赵云,但他就是不从这方面设想,只是徇私或专凭感情用事。

四、当诸葛离开荆州的伊始,把大将张飞、赵云都带走,意在加速收川进程,扩大进川声威和影响,这还是必要的,情有可原的。但既和刘备会师以后,军威已经大震,军力已够强大,为什么不分派大将,分调兵马作出关心荆州,支援云长的有效行动呢?

五、关云长在荆州违背了“南和孙权”的战略方针,他的某些重大动作,如:拒绝孙权联姻,单刀赴会,筑烽火台,水淹七军,进驻襄樊、吕蒙白衣渡江等等,难道在四川的诸葛便一无所闻,或是坐观成败吗?固然,当时的军情传递是比较缓慢,但荆州和四川的联系,起码还是够密切的。诸葛亮是历史上算无遗策的唯一军师,荆州既当重要,它的局势和动态应该是他时刻注意,了如指掌的职责,为什么不统筹兼顾,不采取未雨绸缪的措施,以挽救行将形成的危局?

六、在刘备三顾茅庐和诸葛会谈,他在流芳千古的《隆中对话》中,不是侃侃而谈的提到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则率益之众,以出秦川,诚如是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当关云长水淹七军,进驻襄樊、许昌岌岌可危,曹操正拟迁避的时候,此时正是夹击曹操的大好机会。为什么在四川,在汉中屡获全胜的诸葛亮,不趁机突出汉中,直捣中原,配合云长进行前后扫荡,使曹操首尾难不能兼顾呢?未必又可以以“天不灭曾”为借口,坐待云长败走麦城,坐待火烧连营七百里,坐待白帝城托孤吗?

七、根据《三国演义》的叙述,说来真也奇怪,诸葛自从离开荆州后,好像把荆州置之脑后了,一直没有与问过荆州的事情。可能这是《三国演义》的一个漏洞。如果诸葛关心荆州的话,在云长拒绝和孙权联姻,已暴露违背“南和孙权”的方针的苗头时,虽不说派兵遣将,协助防务,难道派出一、二有权威的使节去荆州,帮助纠正这一偏向,也有困难么?但诸葛先生并没有这样做。

依于上述的论据,荆州失守,关云长是责无旁贷,但我们认为更为主要的责任,必须由诸葛先生承担,这才公正,才是历史事实的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