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林逋这首宋词为什么不合律?

2020-10-13 08:17:53 作者: 吴山青越山青

前言

这个问题挺有典型性:林逋的长相思吴山青,为什么不合律?

林逋,,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是南宋著名的隐逸诗人。林逋终生不仕不娶,隐居于杭州西湖的孤山,以梅妻鹤子闻名于世。

其最著名的作品是七律《山园小梅》,其中颔联被认为是咏梅的绝品: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长相思·吴山青》是林逋填写的一首小令,这首词真得不合律吗?

一、正体长相思

词,从广义来说也是诗,但是词不是自由的古体诗,而是倚声填词,也就是依照曲谱填词,后来依照词谱填词。

在《钦定词谱》中,我们见到的长相思词牌有5个词体,也就是有5个不同的词谱。林逋这首《长相思》确实不符合任何一体。

《长相思》正体是白居易的这一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

中中平,仄中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吴山点点愁。

平平仄仄平。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仄平平,中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月明人倚楼。

仄平平仄平。

中,表示可平可仄,一般词谱的正体,“中”都比较多,因此这一体的词谱被使用的最多。

老街自己也做过几首这一体的长相思。例如《长相思-秋愁 》:

秋光流,碧波流,秋月秋风过渡头,秋哦满客舟。你伤秋,我伤秋,纵惹秋烦人不休,笑哦人自愁。

又如《长相思-枉凝眸》:

人当秋,月当秋,秋恨秋离水自流。青丝化白头。枉凝眸,痴凝眸, 过尽千帆空寄愁。晚来霜满洲 。

这两首《长相思》,都是用了正体词谱:

中中平,仄中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中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

也用可平可仄的“中”比较多,填词起来相对简单一点。

三、林逋不合律的《长相思》

老街还填写过一首《长相思》,用的是《钦定词谱》中的欧阳修体:

山青青,柳青青,弦断琵笆歌未成。飞花别有情。酒亏盈,月亏盈,门掩黄昏倦送迎。阶前江水平。

这一体的词谱是:

中中平(韵)仄中平(韵)平仄平平平仄平(韵)平平仄仄平(韵)

中中平(韵)中中平(韵)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平(韵)

老街这首词,就是欣赏林逋《长相思·吴山青》时的次韵练笔之作,林逋的原词如下: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争忍有离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

不过,林逋的这首词不符合《钦定词谱》中的任何一体。其最接近的词体,就是欧阳修的这一体,但是其中平仄还是存在3个问题:

第7字, 两, 应平;第15字, 忍, 应平;第17字 ,离, 应仄。

林逋作为宋朝著名的词人,为什么填词还不合律呢?

三、为什么有不合律的宋词?

首先,唐宋词原先都是谱曲歌唱的歌词。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说过 :

古之歌者,皆先为词,后有声,故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如今先撰腔子,后填词,却是‘永依声’也。” 注:永,歌咏。(宋赵令畤《侯鲭录》)

王安石说,古人唱歌,先由词后有谱。到了宋朝,现有谱后填词。

其实对于懂得谱曲的人来说,先谱后词,或者先词后谱都有可能,柳永、周邦彦、姜夔等人都是如此。

不过,北宋的有些曲谱,在南宋就有亡佚的了。到了元明时期,很多曲谱都没了传人。于是, 明朝的张綖唐宋词编写了《诗馀图谱》,规定好不同词牌的平仄、押韵等要求。

到了清朝康熙年间, 文人根据官方要求编撰了一部《钦定词谱》,成为目前最全面的词谱。包括800多个词牌,2000多个词体。

但是,依然有唐宋词不符合这2000多个词体的任何一个。

林逋的这首《长相思》就是一个例子。林逋词和欧阳修体最为接近,但是第三句欧体是平平仄仄平,而林逋是中仄仄平平,这就不是某个字的平仄不同,而是句式的区别。

另外,敦煌曲子词也是唐朝的词,几乎都不符合钦定词谱, 这些深藏洞中的词作,康熙朝的这些文人可能根本就没有见过。

结束语

还要特别指出 的是,《钦定词谱》中长相思这6体,在第4句都是“平平中仄平“句式。

例如,1、白居易 :吴山点点愁;2、白居易:阳台行雨回;3、晏几道 :除非相见时;4、欧阳修 :回时陇月低。5、刘光祖:休疑成鬓霜。

而林逋的这句是仄仄仄平平句式:争忍有离情。看来,康熙时的编者把林逋这一体《长相思》漏掉了。

其实,还有很多宋词,不符合《钦定词谱》中的格律,您还知道哪一首吗?

@老街味道

注:“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句式,包括中平平仄平、中仄仄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