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率领清军占领北京之后,一边积极追剿农民军,一边安抚北京以及被清军占领地区的民众,这些都是明面上的工作,主要是为了大清进一步征服和统治中原做准备。
与此同时,他还暗地里准备另外一件大事,就是为顺治皇帝在北京登基做精心谋划。可以说这件事情才是他所有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明里暗里的工作都是围绕这个中心工作展开。
1644年10月1日,在占领北京城五个月之后,多尔衮亲自为福临在北京城举办了盛大的登基典礼。
我们先来看看顺治皇帝登基大典的过程。
这天黎明时分,清政府内院官员奏请顺治皇帝福临前往天坛。于是七岁的福临身穿天青色礼服,乘坐辇车,出大清门去北京城南的天坛。
在他前面,是由仪仗队组成的队列,一路吹吹打打,锣鼓喧天。在他后面,是摄政王多尔衮率领的满清众位亲王、满洲贵族以及文武百官组成的庞大队列。整个队伍前后有上万人,浩浩荡荡,首尾足足有十几里长,恢宏壮观。
祭天典礼在天坛的圜丘举行。
圜丘是一座用蓝色玻璃砖砌成的圆坛,镶嵌在外方里圆的两重高大围墙里。圜丘主要是祭天的场所,是依据“天圆地方”的概念修筑成一个圆形的建筑。站在圆坛上举目仰天,只能看到蔚蓝的天空,脚下是一片蓝色,给人增加了一种“天”的感觉。
从明成祖朱棣打败他侄子把首都迁徙到北京之后,这里就成了大明历代皇帝祭天的官方地方,皇帝登基祭天或者重大节日祈福上天护佑时,都在这里举行登基大典或者祈福大典,以告慰上苍。
皇帝即位,一直都认为自己是上天之子,自己做皇帝,是代行上天旨意管理民众,所以到圜丘祭天,就成为了一种惯例。
满洲虽为少数民族,但对中原文化的依赖却从没有放弃过,在某些地方,他们时时处处仿效中原。皇太极登基时,在很多汉族大臣的推动下,他就采取了中原皇帝的登基仪式,首先到盛京(今沈阳)德盛门外的天坛去祭告天地,表明自己“君权神授”,替天行事。
皇太极死后,满清贵族经过一系列明争暗斗,皇位最终落到福临身上。同样也在盛京举办过一次登基典礼。
然而,到了北京,还一脸懵逼的福临又被多尔衮拉着举行了这次登基大典。
福临由昭亨门降辇进入圜丘,百官列于东西两则。这时候奏乐开始,福临在乐声中行至神位前上香、行礼、献玉帛等,做完这些,接下来就是他亲自朗读祝文。这是整个登基大典的高潮,在祝文里福临宣布仍用大清国号,以顺治纪元,定都燕京。
此后,福临带着文武百官再次行礼,再次献礼、祝帛等程序。
举行登基大典时,天还没有大亮,圜丘南面的燎炉里,会燃起松柏木、檀香木,香烟缭绕,香气袭人,也给登基仪式增添了光明,也增添了庄严、神秘的气氛。
仪式结束,侍从就会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黄袍让福临穿上,这就是黄袍加身。穿上黄袍的福临向南独坐,文武百官列于两厢,大学士刚林呈上皇帝玉玺,向他祝贺。此时百官向福临行三跪九叩之礼,三呼万岁。
至此,整个登基大典结束,告天之礼完毕,福临正式登基为清朝皇帝。
福临是个小孩子,做皇帝对他来说,并不是一件让他多么感兴趣的事情。这一切都是摄政王多尔衮在汉族大臣的精心谋划下进行的。
其实,在多尔衮进行北京十多天以后,他就在暗地里筹划福临二次登基大典的事情了。当时就有汉族大臣督察院参政祖可法、张存仁等人给多尔衮上疏,指出北京城的重要性,认为把福临皇帝接到北京,才能是大清江山社稷日益牢固。
这些汉族大臣的建议,与多尔衮内心深处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在北京城渐渐稳定之后,他就迫不及待的把福临迎接到北京城,并积极谋划了这次与众不同的登基大典。
其实,在皇太极死后,福临顺利成为大清皇帝,并在盛京进行了一次登基大典,那么为什么他要在进入北京后,多尔衮还要为福临举办一次登基大典呢?
首先,多尔衮在内院大学士范文程、洪承畴等人的精心筹划下,精心安排福临登基大典,主要的目的还是为强化大清对中原的统治。
以前大清是辽东的一个少数民族,无论是皇太极在盛京登基称帝,还是福临在盛京登基称帝,只能说他们是满族人的皇帝,而非广大中原汉族人民的皇帝。他们在盛京称帝,只能代表着他们是以盛京为中心的少数民族政权最高统治者,而非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原民族统治者。
在盛京登基称帝,只能代表着对中国东北地区的统治,而不能代表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只有福临在中原登基称帝,在中原人民的心目中,他才是真正的“上天之子”,是上天派到人间的统治者。
其次,燕京是元、明两代王朝的首都,这里是中原王朝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福临只有在这里正式登基称帝,才能代表着满清王朝正式将统治范围从关外扩大到关内,已经不是一个偏安一隅的少数民族小朝廷,而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大国,统治范围不仅局限于北京、河北地区,还将进一步扩展到中国所有边疆,要“定天下”,要定中国。
此外,福临在北京举行登基大典,无论对于多尔衮还是福临个人来说,都要比第一次登基意义重大。通过在北京城的登基大典,多尔衮的政治地位又得到进一步提升和加强,而福临作为皇帝,他“上天之子”、“替天行事”的意义也得到强化,有利于他亲政以后施政,让他成为名副其实的最高统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