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积锴继承了徐志摩的浪漫,但他对待爱情的态度,与其父截然相反

2020-10-15 12:22:25 作者: 徐积锴继承了

徐志摩曾说过:“生活中每个人都是诗人,只是没有表达而已”。徐志摩,是才华横溢,有如天马行空的诗人;是性情温厚,有巨大引导力的诗人;是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华丽篇章的诗人。

他留下的不仅仅是华丽的诗篇,忠厚的为人,他的存在还让后人结识了一位在上海和美国攻读经济和土木工程,先为土木工程师,后从商的徐志摩的独子——徐积锴。而徐积锴的生活完美诠释了自己便是父亲徐志摩口中的没有表达的诗人。

一枝独苗

在徐积锴13岁时,徐志摩不幸坠机身亡,由母亲一手拉扯长大。由于是徐家的独苗,全家老小对之都寄予深切期望。可能是想让徐积锴无忧无虑的长大,于是家人给他起了个小名叫“阿欢”。徐积锴出生百日当天,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要进行百天选择,家人在他的面前摆放了裁缝用的量身尺、秀才用的小算盘、商人赚的铜钱和一把“特殊”的笔,让他自己来“预测”一下徐家独子的未来。

阿欢看了片刻,小眼睛滴溜溜的转,先瞅着小算盘,继而扫到量身尺,最后阿欢盯上一样东西,伸出小手迅速的抓起——哟!那正是他的父亲徐志摩用过的毛笔。当时,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先生喜出望外,把孙子阿欢举过头顶,激动地连声称赞道:“我们家又有一位文化人来使用铁笔了啊”,这“铁笔”,是官府重要文献上常用语“铁笔不改”。

徐老太爷打心底里希望孙子从政入仕,积锴之名也由此得来,“锴”是铁的意思,顾名思义,是坚强,不屈不饶的精神。积锴,积累坚强,在仕途的路上,你若不坚强,怕是没有前途可言。这也正是徐老太爷对于孙子的厚望吧!可是他哪里料到,徐积锴后来的生活方向,与祖父所希望的大相径庭。徐志摩因事故去世后不久,徐积锴中学毕业,为了方便谋生,后入交通大学念土木工程。1947年徐积锴赴美,钻研经济,跟笔墨生涯始终无缘。

一封家书,情感交错

说起徐积锴与笔墨生涯始终无缘,却不能否认他抓起那根徐志摩用过的毛笔,写下的虽不是徐志摩那样高雅华丽种透露着朴实浪漫的辞藻;但是他也用自己的笔,写下了让他母亲潸然泪下的回信,支持自己的母亲去追求爱情。

在定居香港的时期张幼仪遇到了一位名叫苏纪之的医生,两人很快情投意合,并且做出结婚组建新的家庭的决定,此时的张幼仪已经49岁了。张幼仪知道,自己的婚姻想要幸福,必须征得儿子徐积锴的同意。于是她亲笔写了一封家书:你长期在美国,我定居于香港,我们母子相隔万里,晨昏谁奉?母亲打算出嫁,儿意下如何?

徐积锴的回信情真意切,概括下来的意思大概是——母亲独居守节30多年,将我抚养长大,已经尽到了做母亲的职责。这个时候母亲的确需要一个伴侣来度过余生,如果母亲跟此人结婚的话,我会把他看成自己的亲生父亲。

这封家书,不仅仅有对母亲婚姻的支持,更有对徐志摩生前爱情观的讽刺,这封信其实不仅是给张幼仪看的,而是给离世的徐志摩看的。

虽说徐积锴对父亲徐志摩有着内心的讽刺与批判,但在60年代,正逢我国的历史上的特殊时期,徐志摩的作品在内地几近绝迹。台湾地区有出版徐志摩先生的书籍,但反复翻印后,漏洞百出。为此, 梁实秋不希望徐志摩优雅的文学创作无依无靠,于是他愿出面编辑全集。

父子间的情谊虽然不是那样的深厚,但是在有关父亲文学创作的事情上,徐积锴不辞辛苦,他立即到台湾,与梁秋实先生会合后开始整理,并借助美国各大学图书馆搜集徐志摩的文学作品,经过一年的辛苦付出,终由台湾“传记文学社”印行了全集。这位经商的土木工程师——徐积锴,最终还是和书本交手一二,为留存其父亲徐志摩的作品,也为中国现代文学创作的研究做了一件弥足珍贵的事情。这是爱的表现,是对其父亲深深的思念。

父子间虽有隔阂,但在文字面前,一切都显得那样的渺小,尽管徐积锴在写给母亲的回信中有对父亲批判性的一面,但在父子情深上,却倾其所有。

这种爱情,独一无二

我相信许多人都听说过徐志摩的爱情故事,他不仅很有才华,而且也是一个十分浪漫的才子。唯一的缺点就是对自己的妻子太残忍了,这或许和他浪漫的性格有关。因为他的性格让他没有办法爱上一个长的不和他心意的女人,所以他抛弃了自己的妻子去寻找属于自己心中的那一份浪漫。

他的儿子徐积锴也继承了他浪漫的性格,择妻的条件就像徐志摩心中的那一份浪漫,认为只要长得好看就可以作为自己的妻子,事实也确实如此。他的儿子通过母亲张幼仪认识了一个漂亮的姑娘。和父亲不同的是,他的浪漫这一生只是对这一个姑娘。后来他成为了一名工程师,一辈子都是一个务实的人。自从结婚以后,就再没想过去追求其他的浪漫。徐积锴自从出生起,就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由于父母的家境都很好,所以徐积锴从小就获得了比别人更多的东西。

一般来讲,像他这种出生在大户人家的孩子,婚姻都是不能够自己决定的,但是他母亲很开明,认为自己婚姻的悲剧不可以再强加在孩子的身上。所以她一开始并没有为儿子选择未婚妻。等到徐积锴可以结婚的年纪时,他母亲才觉得是时候为儿子寻找一个妻子了,所以就征求了儿子的意见。但是令母亲意外的是,他的择偶要求并不多,他说他只要漂亮的姑娘就可以了。虽然这个要求有点肤浅,但是母亲还是认真的去打听,为了满足儿子的心愿。后来母亲发现有一户人家的女儿长得十分漂亮,并介绍给他认识。徐积锴一见这个女孩,便知道这完全符合他的择偶条件的,所以他们认识之后相处得也比较好。可能是一眼就相中的结果,这份爱情与徐志摩相反,一走,就是一辈子。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