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去世前为何送给朱元璋一筐鱼,以致让朱元璋17年后才明白?
提起刘伯温,我们就会联想到最强智慧化身,在人们印象中,自古最聪明才人有两位:一位就是诸葛亮,另一位就是刘基。诸葛亮精妙隆中对,三分天下老臣心,而刘基神机妙算,帮朱元璋创建大明王朝,论功绩,刘基可能更胜一筹。
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陈友谅大举进攻,企图吞并朱元璋的地盘,当时陈友谅的势力最强,而朱元璋不论军队人数还是舰船数量都不占优势。陈友谅攻克太平后,冲应天袭而来,敌军大兵压境,己方势单力薄,很多人都有逃跑的打算。
有的谋士建议朱元璋投降,有的谋士建议朱元璋逃往钟山,可见锦上添花相对容易,而雪中送炭就难得多。在大家议论纷纷之时,刘基一句话也不说,朱元璋于是单独问刘基,刘基说:
“主降及奔者,可斩也。”
投降和逃跑的人,该斩,这就是刘基的态度,事实证明刘基是对的。
史料记载:
“基曰:‘贼骄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易耳。天道后举者胜,取威制敌以成王业,在此举矣。’太祖用其策,诱友谅至,大破之,以克敌赏赏基。”
陈友谅太过骄狂,我们应该诱其深入,用伏兵来击败他,这很容易。天道都是支持后来者,只有干掉陈友谅才能成就王业,成败在此一举。朱元璋思考之下,接受了刘基的建议,之后大败陈友谅。
刘基可谓朱元璋霸业的股肱之臣,他几乎参加了所有战事的谋划,对事情走向预测十分准确。朱元璋能想到的刘基同样可以想到,朱元璋预料不到的刘基仍能提前想到。要论建国功勋大小,刘基当仁不让最少位居前三名。
大明建立后,朱元璋大封功臣,六公爵分别是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魏国公邓愈。除了常遇春早先去世,常茂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其他人都是英勇善战的开国名将,公爵封号理所应当。
为何朱元璋没有给刘基封个公爵,而只封了个伯爵?
这就是源自朱元璋的心胸了,朱元璋布衣出身,什么苦都吃过,其内心有着极度的自卑感,很怕别人提起他的出身,所以他没有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气度,而是把可能威胁到他的人全部杀掉。
刘基虽然立下大功,但刘基太过聪慧,对帝王心术尤为了解,是搞阴谋的高手。这让朱元璋十分不安,把一个比自己还聪明的人留在身边,这是朱元璋无法释怀的,为此朱元璋只给刘基一个伯爵,俸禄仅有二百十四石。
“十一月大封功臣,授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禄二百四十石。”
刘基跟随朱元璋戎马一生,且聪明绝顶,自知如果继续在朝为官,必定没有什么好下场,于是刘基在洪武四年请辞回家。本想安度晚年的刘基,却因早年得罪过胡惟庸,被胡惟庸陷害,也成了朱元璋的眼中之钉。
“基在京病时,惟庸以医来,饮其药,有物积腹中如拳石。”
为了保护一家老小的安危,刘基主动回到京城谢罪,此时的刘基已经染病在身,就算这样朱元璋仍想除掉刘基。不久,朱元璋命胡惟庸给刘基送药,刘基吃完药后,感觉肚子内有拳头大的硬物,很快就去世了。
有的说是胡惟庸害死了刘基,也有人说是朱元璋暗示胡惟庸这么做的,要说朱元璋对此毫不知情,这是无法令人信服的。当时,朱元璋已经开始滥杀功臣,太子朱标去世后,朱元璋更一发不可收拾,无数功臣名将惨死在其脚下。
在刘基死前,曾经嘱咐儿子送一筐鱼给皇帝朱元璋,竹筐里装鱼,再把鱼放到水缸中,另外还有一本书《时务十八策》,就这两样东西,送到了朱元璋面前。
“上知诚意伯薨,涕袍而悲,抚籍而叹,独不知鱼为何意,喟左右宫人:刘基善弄巧谋,影弓昭危,死亦为之,其性如此。”
皇帝知道刘基去世,也是十分“悲痛”,那本书朱元璋并没有多看,而对这筐鱼不太理解。朱元璋就对旁人说:
“刘基这个人喜欢技巧算计,弓影暗示,死都死了,还不消停。”
其实这些鱼原本是活得,但一路运输,加上筐中地方狭小,等到了朱元璋面前,大多数鱼都已经死了。此时是洪武八年,朱元璋不理解刘基要表达的意思,就令人把这些鱼储存起来。
时间匆匆流逝,在十七年后,也就是洪武二十五年,发生了一件令朱元璋痛不欲生的事,正是这件事令朱元璋想起来刘基送的鱼。
在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病逝,朱标是马皇后的儿子,正正经经的嫡长子,如果不是他病逝,根本不会有朱棣的靖难之役。朱标在太子位上,天下安定,朱元璋的其他儿子也不会闹事,毕竟长子即位天经地义,谁也无权干涉。
一旦朱标去世,太子没有了,这继承人就成了不确定因素,很容易引发争斗,自古皇权争夺极其血腥残忍,根本没有什么亲情可言。这就是刘基这筐鱼的暗示,如果皇室发生内乱,结果不堪设想,要想避免这些,一方面要远封诸王,对藩王严格约束。
另一方面,则是要尽快选定帝国继承人,来安定局势。另外,这筐鱼还有其他含义,朱元璋的严刑酷法是刘基看在眼中的,天下就像这些鱼,在狭小的空间内只能一条条死去。想要国家长盛不衰,下一代接班人必须是个温和的统治者。
朱标去世后,理论上就应该由朱棣继位,这合理合法,但朱棣和朱元璋类似,是个权谋老道、擅于统兵的强悍之人,如果朱棣掌权,严刑峻法仍无法缓解,这不利于国家的发展。一张一弛才是治国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