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幽谷(作者原创授权)
公元二百五十六年,作为诸葛亮传人的姜维,在段谷惨败之后,用兵虽谨慎了些,但仍不改穷兵黩武策略,继续他的北伐“伟业”。就是诸葛诞起兵的那一年(257年),他又发动了一次北伐,企图夺取长城(今陕西周至南)的粮食,无奈邓艾严密防守,姜维捞不到半点便宜,在诸葛诞兵败被杀后,只得退兵。但姜维仍不死心,又上表要北伐,这次他说的比之前的“五可胜”更加强词夺理:“臣累出战,虽未成大功,已挫动魏人心胆。今养兵日久,不战则懒,懒则致病。况今军思效死,将思用命。臣如不胜,当受死罪。”
不知他所谓的“挫动魏人心胆”,是真的自我感觉良好到这个程度,还是虚张声势来壮胆。没准他的北伐更让魏军看透蜀汉虚弱的本质,就像老虎看透了驴子不过一鸣一蹄而已,也未为可知。姜维似乎完全不明白“国虽大,好战必亡”的道理,何况是弱小的蜀汉。
姜维北伐非但未见成效,反而弄得民困兵疲。一方面,蜀国内部反战的声音越来越响,谯周公然作了《仇国论》,说明反对北伐的舆论已然占了上风。大将中,即使廖化都明确反对:“连年征伐,军民不宁;兼魏有邓艾,足智多谋,非等闲之辈,将军强欲行难为之事,此化所以未敢专也。”不用说,这番话自然惹得姜维恼羞成怒,声称“如有逆吾者必斩”。我们无从知道,他对皇帝说出“军思效死,将思用命”这种自欺欺人的话时,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另一方面,蜀汉内部的朝政愈加腐败,刘禅宠信宦官黄皓,朝堂之上已无敢言之人。就在这种情况下,姜维发动了最后一次北伐战争——洮阳(今甘肃省临洮县东北)、侯和(今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东北)之战。
但姜维的作战意图又一次早早被邓艾识破,邓艾在洮阳的伏兵乱箭射死了夏侯霸(实际历史上夏侯霸是病死),又在侯和暗引一军潜地杀入蜀寨,蜀兵惨败。早前,姜维进攻祁山时,就被邓艾挖了地道,恰好挖到了姜维的左寨正中,不用说,魏军从地道攻入,把蜀军打的大败。邓艾的这两次地道作战,笔者没有在正史上查到明确记载,那么究竟有没有可能呢?
祁山、洮阳、侯和均位于甘肃省南部,从地形上看,这里是黄土高原的一部分。黄土高原范围如下图所示:
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南到秦岭,北与内蒙古高原相连,大致以长城为界。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层厚50到80米,陇东、陕北部分地区可达150米。六盘山与吕梁山之间一般为150~250米,六盘山以西一般在100米以内。
这么厚的黄土是哪儿来的?通常认为,原生黄土是第四纪冰期干冷气候条件下的风尘堆积物,次生黄土经过洪积、冲积改造而成的。黄土矿物质成分与下伏基岩有很大的不同,倒与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部内陆地区的组成物质相似,所以极有可能是风力作用从这些地区带来的。
黄土土体疏松,垂直节理发育,具有直立性强,不易崩塌的特点。加上比较干燥,容易开挖,所以黄土高原的人们开凿窑洞作为居所。邓艾熟悉地理,应当深知黄土的特性,开挖地道比较容易。他又能准确判断姜维安营扎寨地点,据此推断,他运用开挖地道的方法,潜地杀入蜀寨是很有可能的。
但是,正因为黄土垂直节理发育,所以极易渗水。黄土中细粒物质如粘土、易溶性盐类、石膏、碳酸盐等在干燥时固结成聚积体,使黄土具有较强的强度,而遇水后随着矿物溶解与分散,土体会迅速分散、崩解。正因为如此,黄土的抗侵蚀能力很弱,这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之一。黄土有这一特性,邓艾挖地道时,就不用担心被水溶解发生塌陷吗?
历史文献记载,洮阳之战的发生时间是十月,如果是公历10月,以天水市为例,多年平均月降水量47毫米。如果是农历十月,那么阳历已经到了11月多,多年平均月降水量仅12毫米多。可见,洮阳之战发生时,早已过了雨季。而即使是雨季,降水也往往以几次暴雨的形式出现,其他时间降水并不多。这也是邓艾为什么大胆地挖地道,并不担心因流水侵蚀、溶蚀而塌陷的原因。挖地道作战,是邓艾熟悉地理的又一典型例子。
历史上的洮阳、侯和之战情况是,邓艾抓住姜维劳师远征,战线长,补给困难的弱点,抢占有利地势,在洮阳以东的侯和设阵,以逸待劳,阻击蜀军,双方激战后,魏军发起反击,蜀军大败,损失严重。
洮阳、侯和之战如下图所示:
姜维与邓艾交战,从未取胜一次,却有两次大败。大概罗老先生感觉姜维这战绩实在太过于惨淡,没办法,只好虚构了些小胜仗,替姜维挽回点颜面,如“姜维斗阵破邓艾”和“姜维弃粮胜魏兵”都是罗老先生虚构,替姜维涂脂抹粉,实际历史上并没有发生过。这次洮阳、侯和之战也是如此,罗老先生不忍心看姜维败的太惨,又虚构出在祁山寨打败邓艾一次的故事,只是被后主降诏召回,企图帮姜维挽回些面子。
洮阳、侯和之战后,不仅姜维的北伐走到了尽头,被迫转入守势,姜维个人的政治生命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甚至整个蜀汉政权已至穷途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