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痴迷于争夺合肥,到底是怎么想的?为何不选择其他城池?

2020-10-21 02:03:07 作者: 孙权痴迷于争

从打合肥来看,孙权的眼光还是非常长远的。只要拿下此地,可保东吴无忧。到时候,东吴就成了悬在曹魏头上的利刃,也增添了对付蜀汉的资本。不过此人的军事能力实在是太过差劲,他宁愿相信曹魏的假情报,也不愿听从自己人的劝阻。

在三国鼎立,群英争雄的年代,孙仲谋如若不是有长江天堑,他不可能坚持那么长的时间。与曹操相比,他就像一个初生的牛犊,虽然勇猛果敢,但是少了几分历练。也有可能是得位太过顺利,没有练就曹孟德那一身的"奸邪狡诈"。

打合肥没错,错就错在战略和时机上。还是怪孙权,太过急于求成。

(三)、时局所致,故顺势而为

"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孙权家并不是什么世家大族,在江东的根基并不是很深。完全仰仗其父亲在黄巾军起义和讨董联盟中招徕的军队,才可以立足。孙权比其父兄,还是差着很多的。他将战争,当成了一种建立个人威望的方式。

1. 转移内部矛盾,得以站稳脚跟

当初孙权上位时,多亏周瑜不遗余力的辅佐,才让其主公之位坐的安稳。以顾陆朱张,吴郡四姓为代表的衣冠子弟,在东吴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孙权为了得到这些显贵们的支持会,不遗余力的讨好他们,以至于"郡吏常有千数"。

这些家族盘踞已久,根深蒂固,一直到南北朝时,还非常兴盛。甚至,直到唐宋时期,他们的社会地位也一直很高。而这些人打心底里都是看不起孙家的,的确,孙权家族除了拥有军队以外,没有什么能和他们相比。

为了防止这些人势力做大,威胁到自己统治,孙权需要通过战争来证明自己的实力。而合肥,又是战略要地,攻打合肥,可以一举两得。

若是得胜,那么就有了图谋中原的资本;而不论是胜是负,东吴的权贵们侧重点都会放在战争上,而不是想方设法的找茬和争名夺利。

2. 蜀汉眼看壮大,岂能坐视不管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自古以来,入主江南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顺流而下。而荆州三郡,在蜀汉的控制之下,这等同于刘备掌握了主动权。而两者处于一种微妙的同盟关系,当时最大的威胁又是曹操,那肯定应当先打曹魏。

关羽牵头的襄樊之战,目的就是呼应刘备占领汉中之计。而汉中得手,关羽再一鼓作气的拿下襄阳和樊城,那么荆襄之地就会全部沦为蜀汉统治。到时候,发不发兵,就全由刘备说了算,东吴将会失去主动权。

再者,如果襄樊和汉中都到了刘备的手里,那曹魏的基本盘很可能不保。到时候,蜀汉强大起来,东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而东吴军队陆上作战能力薄弱,刘备很有可能调转枪口。所以,孙权攻打合肥,其实就是未雨绸缪。

不论是刘备赢了也好,曹操赢了也罢,只要合肥到了自己手里,就有了和他们二人抗衡的能力。孙权不可能什么也不做,干望着自己陷入被动。他不求能够逐鹿中原,但求能够稳坐现有的江山。

结语:

这六次围攻合肥而无功而返,问题还是出在了孙权身上。此人不善于领兵,而手下又不同曹操那样,将星云集,谋士如云。不过孙权的战略还是没有问题的,拿下合肥,就可以掌握主动权,进可攻,退可守,而则可江东高枕无忧。

同时,这个做法也有些先见之明,倘若刘备在曹刘战争中取得胜利,那么下一个目标就会是自己。而拥有了合肥,则足可以与其分庭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