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是为明太祖。之后,朱元璋分别在洪武三年(1370年)和洪武十四年(1381年)两次大封功臣为公侯。
洪武一朝的这些功臣们,以韩国公李善长、 魏国公徐达 、曹国公李文忠、 宋国公冯胜 、卫国公邓愈 、郑国公常茂(常遇春之子)六公爵为首,之下还有侯爵如西平侯沐英、吉安侯陆仲亨、长兴侯耿炳文、靖海侯吴祯等,伯爵如诚意伯刘基刘伯温、忠勤伯汪广洋等,再加上子爵、男爵等,共有一百多人。其中徐达和常遇春、李文忠、邓愈等死后还被追封为王,皇帝恩宠不可谓不厚。
在立朝之初,朱元璋对这些功臣们恩宠不可谓不厚,允许他们的爵位可以世袭罔替,家族与国同休,对他们及其子孙违法乱纪的过错,往往也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如对常遇春之子常茂,朱元璋不仅让他和自己的儿子朱标、朱棣等人“同处读书”,“同处饮食”,就连他“奸宿军妇,及奸父妾,多般不才”,也都没有追究。
不过后来为了给儿子朱标,尤其是给年幼的孙子朱允炆铺路,才开始大肆诛杀功臣宿将,仅洪武十三年(1380年)的胡惟庸案和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蓝玉案两个案子,他就弄死了韩国公李善长、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列侯陆仲亨、定远侯王弼等几十位开国公侯,处死了近五万人,以至于“元功宿将,相继尽矣。”
朱元璋的这种做法,在古代历史上历朝历代都是极为罕见的,汉朝的刘邦和吕雉两口子够狠的了,杀的大臣们加起来也没有朱元璋多。
通过靖难之役登基的朱棣,在晚年其实也面临着跟他父亲朱元璋一样的情况:太子朱高炽体肥多病,恐怕命不长久,皇太孙朱瞻基年幼,和当年的朱允炆一样,也不过刚刚二十多岁。但朱棣却并没有选择像朱元璋那样,大肆诛杀功臣,为子孙铺路,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是外部环境不允许。朱元璋在位三十多年,他晚年时认为天下已经完全平定,不再需要这些能征善战的武将们了,所以杀了也就杀了,省得留下了万一造他们老朱家的反。
打了一辈子仗的猛人朱棣则不这么认为,他年少时就跟着徐达、冯胜这一帮叔伯们骑马打仗了,明朝建立后,也是被派到北京来守卫边疆,靖难之后更是五次亲征漠北,平定安南交趾之乱。直到他临死前,蒙古鞑靼部都没有被肃清,所以哪怕为了防备外患,朱棣也不会无缘无故杀了手下的功臣们。
其次是朱棣之子朱高炽毕竟没有死在他的前面,皇太孙朱瞻基也毕竟不是朱允炆那样的蠢货。朱棣生前,太子朱高炽多次监国,在众臣中威望极高,皇太孙朱瞻基多次随朱棣征讨蒙古,文治武功都是不俗,他们自己有本事,就不需要朱棣为他们操那么多的心。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还是靖难之役的教训。朱元璋当年大肆诛杀功臣,只为朱允炆留下了一个善于防守的长兴侯耿炳文(后来还被朱允炆自己废掉了),结果朱棣起兵靖难,满朝文武竟没有一个能打过他的,生生地让“以天下制一隅”这句话成了个笑话。
试问,朱棣自己就是靠着“朱元璋诛杀功臣”才造反当上皇帝的,自己又怎么会犯这种错误呢?如果他真这么干了,长于兵事的汉王朱高煦很可能也会和他一样,再次靖难,抢了侄子朱瞻基的皇位。
就像《大明风华》里演的那样,历史上朱棣没有诛杀功臣,文臣武将们对皇帝朱瞻基都是极为认可的,在这种情况下,汉王朱高煦造反,简直就像个笑话一样,一听说朱瞻基御驾亲征,一仗没打直接就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