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诗的国度,是古典诗歌的巅峰,如今传世的大部分诗作,都源自于唐诗。后世所熟知的诗人,大部分也都是唐朝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等,即便是老弱妇孺,也听过他们的名字,听过他们的诗。
唐诗巅峰的背后,便是这些诗人的努力。近当代著名的文史学家程千帆,曾大致将唐诗的流变勾勒了一个轮廓:
唐朝初建的30余年,诗坛弥漫着梁陈余风,形式上追求绮美,内容则沿袭宫体。唯有王绩在晋宋之间寂寞探寻,诗风独树一帜。
之后初唐四杰,沈佺期、宋之问、杜审言等陆续出场,挣脱了宫体诗的束缚,建立了唐朝诗坛的基础。在形式上,他们构建出了五七言律,以及律绝的体例,并完善了七言古体诗。
同时诗歌的内容也从宫廷生活延伸至人生百态,从台阁应制,扩大至市井酒肆、山川边塞。另外此间还有陈子昂,承接汉魏风骨,下启李杜。
盛唐则是诗歌巅峰中的巅峰,此时名家辈出,田园风有孟浩然、常建、储光羲等人为代表;另外王昌龄、岑参、高适的边塞诗,又反映了盛唐时代积极进取的精神。在风格上,前者擅长五言,后者擅长七言,王维则两种风格和形式兼长。
李白将浪漫主义诗歌推到了极致,有诗仙之名;杜甫忠实而勇敢地反映现实生活,被后世成为诗史诗圣。此后钱起、郎士元、李端、韦应物、司空曙、卢纶、戴叔伦、李益等人形成大历诗歌的基调。
从唐德宗到唐穆宗这段时期,诗坛又再一次振兴,所谓师道,产生了元和新体,一派以白居易为首,核心成员还有元稹、张籍、王建等;一派以韩愈为代表,核心成员有孟郊、贾岛、李贺等。
另外还有柳宗元刘禹锡他们自成一派。
晚唐的诗坛则属于杜牧和李商隐,其他如温庭筠、韦庄、杜荀鹤、罗隐、陆龟蒙、皮日休等人,虽然有为人称道的地方,但综合实力相比这些前辈还是稍有不足。
程千帆勾画的唐诗流变图中的名家,大部分都是广受赞誉,而韩愈却一直饱受争议。
的确,韩愈虽然诗名很大,但能被记住的、广为流传的,不过寥寥几首。尽管后世对韩愈诗歌整体成就褒贬不一,但但有一首诗,却得到了后世文人一致的认可,此诗就是《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因为上《谏迎佛骨表》力谏迎佛骨,触怒唐宪宗,差点被处死,幸亏裴度等人说情,才免死罪,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
广东海南等地区,在唐宋看来都是蛮荒之地,潮州离京城数千里之遥,以古代的交通状况和环境,韩愈此去可谓九死一生。所以在蓝田县的时候,韩愈的侄孙韩湘连忙赶来,想与他同行。
看到亲人,韩愈只觉坚强的心,忽然柔软了许多,悲伤猝然袭来,于是愤懑地写下了这首诗。
首联让人有一种伴君如伴虎的感觉,皇上一言可决大臣生死,朝奏夕贬,韩愈就被贬谪到了八千里之外的偏远地区。此联一气呵成,“九重天”、“路八千”,“朝”、“夕”等词形成鲜明的对比,才奏便贬,才贬便行,有激昂悲愤之意。
而贬谪的缘由便是他那一封《谏迎佛骨表》,本来位高权重,如今落得如此境地,后悔吗?
韩愈在颈联道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是忠义之举,是想让国家和人民变得更好,所以他并不后悔,并不惋惜这幅行将朽木的身躯。韩愈的刚直令人可敬,。
可尽管不后悔,尽管是秉持忠义之心,但要背井离乡,到潮州那样偏远的地方,韩语心情还是十分复杂的,终南山浓云不散,家乡和长安再也望不到了。“家何在”不仅仅是生离,更是死别。
据记载,韩愈先行之后,他的妻女也被遣往潮州,他的十二岁的小女儿带病启程,不堪颠簸之苦,病死在途中。所以韩愈的告别,是痛彻心扉的,他或许也预料到了这种结局。
行路难。漫天大雪,将蓝关覆得一片雪白,前路坎坷艰辛,连马都不想上前,可朝廷令韩愈限期赶到。终究还是要踏上这条路的,韩愈一紧马缰,洒泪挥别。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最后一联,诗人用如话家常的语气,对侄孙说道:“我知道你远道而来,定是来为我收检尸骨、处理后事的。”大有决然之意,悲愤而又凄楚,令读者潸然泪下。
后世认为这首诗沉郁顿挫直追杜甫,对仗工整而又浑然天成,苍凉的景色中,又有沉挚的情感,是他诗作中最好的一首,“掷地有声,然已开宋诗一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