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最后一首诗中,出现了三个地方,这三个地方发生了什么?

2020-10-23 12:25:41 作者: 苏轼的最后一

提起苏轼,大家都不陌生。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可以说是中国古代众多诗人之中,非常独特,但是也非常倒霉的一位,苏轼虽然很有才华,但是因为他自己在政治上的失误,以及他本身的性格,使得他最终卷入了政治斗争中,成为了牺牲品,还一度入了狱,差一点丢掉性命。

苏轼大难不死,但是他的一生也正是从那以后,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先是被贬到了黄州,然后是惠州,最后是儋州,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没有回到中原,死在了从儋州回来的路上。苏轼遇到赦免,并被朝廷封为朝奉郎时,身体已经每况日下,他在路过真州(今江苏仪征)时,在金山龙游寺游玩。在这里,他写下了一首诗,也就是苏轼的最后一首诗,就是《自题金山画像》。他的这首《自题金山画像》,看似平淡无奇的作品,可是却令人感动,苏轼也正是在自己的画像上题写了这首诗,也为自己的一生做了总结。《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个诗的最后两句,诗人给自己的一生,再一次地做了总结,这两句诗大致的意思是,要是有人问起我这一生的丰功伟绩,那么我只好告诉别人,我的那些丰功伟绩全部都是在黄州、惠州、儋州,只要看看我在那里的生活,便是能够知道,我的丰功伟绩。那在这三个地方都发生了什么呢?

黄州、惠州和儋州是苏轼的贬谪之地。1079年,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倍感失意。1094年,年近六旬的苏轼又被贬到惠州。1097年,已经62岁的苏轼被贬到荒凉之地海南儋州。这三个地方,是苏轼最失意、最难过,人生最灰暗的见证者。

苏轼被贬至黄州,是因为著名的“乌台诗案”,这是北宋时少见的文字狱。这一次苏轼差点连性命都没有保住,在很多人的帮助下好不容易才走出大牢,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期间也是苏轼人生中最为苦闷的一段时光,甚至让他文学创作的风格也有所改变。

苏轼被贬至惠州,是在新党再次兴起的时候。到了凄风苦雨的境地,苏轼却变得异常强大起来,因为他有诗词可以写,有荔枝可啖,有朝云相伴。

但是苏轼不久又被贬至更远的儋州,儋州是在今天的海南岛。在宋朝,贬至儋州是仅比满门抄斩低一级的处罚。此时的苏轼已经六十二岁了,在很多人看来是要终老于斯的年纪。但是他却在当地兴办学堂,开启民智,导致很多人为了追随他纷纷来此求学。在宋代,儋州从来就没有人考中过进士,然而苏轼到来之后,姜唐佐就举乡贡。他在此获得空前的赞誉,被称为儋州文化的开拓者,而苏轼也将儋州当作他的第二故乡。

苏轼的一生写过了很多的经典名诗,而这首《自题金山画像》,作为他生命里最后的一首诗,道尽了苏轼平生的无奈,以及内心的悲痛之情,短短的24个字,把自己无奈的一生,以一种看似很平淡的口吻写完了,但是读起来却是令人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