邙山土“怪模怪样”的青铜器,专家经研究,发现它的作用很独特

2020-10-01 08:13:00 作者: 邙山土“怪模

“文物”是承载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独一无二的价值,但部分文物却自带神秘感,因为专家不知道它的用途是什么。在洛阳邙山的工地上,考古工作人员出土一个“怪模怪样”的青铜器,这件文物究竟是做什么用的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2018年4月,洛阳市王城大道和状元红路交叉口附近正在施工。工人们挖土的过程中,感觉铁锹频繁触碰到硬东西,当他们用力挖出后,才发现是古代的青砖,有青砖就应该有墓穴,施工队长连忙打电话,联系了当地的文物研究所。

文物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接到消息,立即带着专业的考古工具赶到施工现场。经过实地考察,工作人员确定该地存在墓葬,并决定进行保护性发掘。经过长期的清理,该地共有从春秋战国到明清时期的265个墓葬,而出土的文物多以青铜器具为主,比如:铜方壶、铜勺。铜鼎等。在发现的一个铜方壶内,工作人员甚至还发现半壶古酒的液体。

随着发掘工作接近尾声,大部分出土文物都被运回研究所,但在研究时,一件看似不起眼青铜器却引起专家们的兴趣。

这件青铜器是以青铜为主要材质,表面存在锈迹,由三部分组成,两个夹片加上一条连接杆,形状类似现在的“杠铃”,但连接杆上的一个圆形洞,却让人摸不到头脑。专家们看到这件器物后,他露出疑惑的表情,开始猜测它的用途,难道它是某件青铜器物的组成构件吗?

专家们为弄清这件青铜器的真正用途,开始翻阅相关的历史资料,但让专家感到遗憾的是,一番研究并没有破解它的用途之谜,只能将其暂时收放起来。

这日,陕西的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专家,来到洛阳市讲解关于文物知识。在交流的过程中,老专家意外看到邙山工地出土的这件青铜器,仔细观看后,他用肯定的语气告诉文物工作者,这件青铜器是“戴胜”。

《山海经?海内北经》记载“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在山东嘉祥武氏祠汉代画像中,我们可以看到刻有“玉胜”图样,对称两胜以“杖”连接,中心有圆孔,可以横贯于头发上,画像石中的西王母就佩戴这样的“胜”。

到了西汉时期,西王母受到统治阶级的推崇,所以她头上佩戴的“胜”,也受到古人的欢迎,人们开始佩戴不同款式的“戴胜”。随着“戴胜”越来越受欢迎,出现各种不同材质的戴胜,比如:青铜胜、琥珀胜,玉胜等,其中,玉胜只有汉代贵族才能佩戴,因为它不仅价格昂贵,还是身份地位的一种象征。除了对西王母的推崇外,“戴胜”能流行开来,还胜在实用性。

“戴胜”是风靡一时的器物,但为何它会退出历史舞台呢?随着朝代的更迭,人们对配饰的要求越来越高,正因如此,它的功能也得到完善,而佩戴却需要更加方便,比如:簪子。

《西京杂记》中提到:“汉武帝过李夫人,就取玉簪搔头,自此后宫人搔头皆用玉簪。”相对于“戴胜”而言,簪子作为首饰戴在头上更加美观,更加方便,并且寄托着吉祥的寓意,更符合古人的需求,故此,佩戴麻烦的“戴胜”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就是佩戴非常方便的簪子,开始登上了发饰的舞台。所以很多文物专家并不认识它,但不认识并不等于这件文物不存在。

洛阳邙山的工地出土的“戴胜”,为我们复原一段历史,让我们感受到“戴胜”独有的魅力和价值。如果各位读者对“戴胜”感兴趣,可以翻阅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它背后隐藏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