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前,他出生在古镇张堰,近年引发“白蕉热”!白蕉艺术馆在上海金山开馆

2020-11-03 13:25:23 作者: 113年前,

摘要:观白蕉书法,取晋唐之风流,得“二王”之精髓,开现当代“帖学”之新风,与沈尹默、潘伯鹰驰名海上,并称“书坛三杰”;白蕉作画,以写兰著称于世,少时朝夕观赏、描影自娱,结四十余年 “生命与共”的兰蕙情缘, “白蕉兰、石伽竹、野侯梅”并称民国海上画坛三绝……

他出生在古镇张堰,对诗文、书画、金石莫不精深,曾位列“民国海上画坛三绝”,更被视为现当代海派帖学的先锋旗手;他被称为“如兰君子”,近年被重新“发现”,引发“白蕉热”持续升温……他就是,云间白蕉。11月3日,上海金山区举行“纪念白蕉诞辰113周年暨白蕉艺术馆开馆”仪式系列活动,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白蕉,本姓何,名旭如,一名治法,号复翁,别号别署甚多,是我国著名书画家、艺术教育家,南社纪念会成员,上海中国画院画师。1907年的11月3日,白蕉诞生在江南古镇张堰的一个名医世家。张堰,雅称留溪,因唐时建有张泾堰而得名,沿袭千年,号为 “浦南首镇”,现位于上海金山区,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白蕉两岁时,高旭在张堰“万梅花庐”写成《南社启》,宣告南社成立。白蕉父亲何宪纯与南社主要领导人高旭、姚光两家交情甚笃,常有诗词唱和。在千年古镇及南社文化的浸润下,天资聪颖的白蕉,自觉接续云间文脉,以超乎常人的艺术感知力与创作毅力,在诗文、书法、绘画、篆刻等领域独树一帜,痴狂求索,甘之若饴。观白蕉书法,取晋唐之风流,得“二王”之精髓,开现当代“帖学”之新风,与沈尹默、潘伯鹰驰名海上,并称“书坛三杰”;白蕉作画,以写兰著称于世,少时朝夕观赏、描影自娱,结四十余年 “生命与共”的兰蕙情缘, “白蕉兰、石伽竹、野侯梅”并称民国海上画坛三绝;白蕉篆刻,法古融今,黄宾虹盛赞其“大作篆刻深厚、不落纤巧家数”、“迥非时贤所能企及”,并为高燮、郑逸梅等名家所激赏。

作为白蕉故里,多年来金山区一直致力于白蕉艺术的研究与传承。目前,金山博物馆藏有白蕉相关文物文献192件(套),其中书画作品81件(套),并整理出版《白蕉书画集》《白蕉文集》,举办《君子如兰》艺术特展,召开《重估白蕉》研讨会、举办《宗师白蕉》专题讲座等,吸引社会各界目光,“白蕉热”日益升温。

文化需要浸润,艺术需要交流。为更好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金山历史名人资源,不断提升地区文化软实力,经过一段时期的积极筹建,众所期待的白蕉艺术馆,在白蕉先生诞辰纪念日正式对外开放。

白蕉艺术馆选址张堰镇花贤路29号,是金山区结合地域文化名人资源,将张堰古镇江南水乡风格建筑改造再利用而建成的公共文化设施。艺术馆以白蕉先生生平事迹与艺术成就为主线,结合金山区博物馆多年来潜心征集到的白蕉书画作品及白蕉后裔新近捐赠,着重展现其在诗文、书法、绘画、篆刻等方面的艺术成就,通过展示版面、人物雕塑、多媒体投影等多种形式予以生动呈现。

开馆仪式上,白蕉哲嗣何民生委托其女何琼女士,代表白蕉家属向金山区博物馆捐赠《白蕉书毛主席诗词三十七首》册页。该册页作于1965年,为白蕉晚年的代表作品,共收录毛主席1925—1962年间所作诗词37首。更难能可贵的是,册页由何民生先生亲自整理、题签并装裱制盒。在捐赠现场,人们不禁被白蕉家属的真挚情谊和浓浓的爱国爱乡情怀深深感动。

活动现场,由何鄂雕塑院精心制作完成的白蕉先生铜像正式落成,基座上镌刻着“艺术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因为它代表了真理”(白蕉语录)。同时,还进行了《说剑描兰——金山与南社》一书的首发。单看书名当中的“兰”字,大家就很容易地会联想到气质如兰的白蕉先生。该书也是对金山与南社的关系以及金山籍南社成员活动状况的系统梳理,希望有更多的读者能够通过这本书认识金山、读懂南社。此外,还举行了金山区大学生文博志愿者队伍成立仪式和金山区文博专家委员会顾问的聘任仪式。

“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作为人民的艺术家,白蕉在艺术上有追求,在思想上有深度,在责任上有担当,不仅是金山人的骄傲,更是书画界的荣耀。11月3日下午,“留溪雅集 致敬白蕉——上海书家名家联袂创作公益活动”在上海南社纪念馆举行。主办方邀请丁申阳、刘一闻、乐震文、张弛、张索、张洁明、盛兰军等7位书画名家集体创作长达11.3米的书画长卷。长卷创作秉承历史上南社文人的雅集传统,以名家联袂创作的方式向白蕉先生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