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原人的立场来看,巴蜀并非中原文化正宗,无论是政治、军事、经济的势力,都无法与中原匹敌,一直有轻视巴蜀之心。可是在实际的政治、军事活动中,却不得不承认巴蜀具有很强的实力。巴蜀的得失,往往构成全局成败的关键。历史上对巴蜀恃强凌弱,遭损的往往是强者自己。
西晋轻视巴蜀,派罗向专事镇压,以至于氐族大起义,造成成国的割据。南梁内讧,听任萧纪割据,放弃巴蜀,同样造成长江上游军事防线的全线动摇。元末重兵镇守关陇和云南,以至于明昇唾手而取巴蜀。可见,中原虽然强大,但绝不可轻视巴蜀,巴蜀虽小,却足以挫败中原的胁持。"天下未乱蜀先乱",看来并非巴蜀人本性爱作乱,事实上是处理巴蜀问题欠公正而自找其乱。
问题仅在于为什么这样的四塞之地,偏安之区,却具有如此自立自强不容裹胁的势力,这才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在西南地区,不仅仅是巴蜀,遍及西南的其他地带,也有类似的现象。一旦中原朝廷失去警惕,改变公平交往的传统,任意恃强凌弱,一意孤行,单方面改变西南与中原的即成关系,遭致祸殃的主要还是中原。
汉武帝经营西南夷,在西南各地方搞"边郡",目的只在于沟通中原与西南的联系,边郡的政治、经济、军事管理均不同于内地,务使当地各族具有较大的自立发展余地,因而相安近百年,其间虽有少数摩擦,如成帝河平年间(BC28-BC25年)的夜郎王兴之变,但不足以牵动全局。
王莽执政后,一意孤行,改易边郡职能,强行与内地划一,将西南一些"国王"贬低为"侯",任意侵侮西南边郡各族,于是以王莽贬鉤町王邯为侯,以此为导为线,引起西南各少数民族的全局震动。王莽派40万大军前往镇压,前后历经十多年,3次大举兴师,死亡数十万之众,耗费了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但最终没有征服西南地区的反抗斗争。这一事件,在很大程度上牵制了王莽的主要军力和财力,这是造成王莽最终败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真可谓事发于西南而祸归于中土。
历史上,不仅王莽,凡是违反公平往返,不尊重传统惯例的基本原则,一意孤行追求短期的军事和经济目标的统治者,都会遭到同样的命运。他们苦心经营的西南开发,却成了自身的销金窟,成了军事实力的无底陷阱,损兵折将之后,中原的衰败与覆亡也就随之而到了。
历史学家研究西南中原王朝的灭亡时,大多把注意力集中在王朝自身的政治派系斗争或频繁侵扰中原腹心地带的北方流放民族,而往往忽视苦心经营西南边疆,縻耗资财导致府库空虚;穷兵黩武,损失有生兵力,遭致军事实力下降;封疆大吏和边将因经营边疆而权势坐大,反过来危及朝廷内的政治势力平衡。这些也应当是王朝覆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至少是影响巨大的间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