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考古发现看八千年以来早期中国的文化基因

2020-11-04 07:11:04 作者: 从考古发现看

裴李岗时代的亲情人伦观念,发展到周代前后形成“仁”“孝”观念,以及“民本”思想。由爱自己的家人,到国人,到人类,是为大仁;由敬养父母,到传承发展祖宗基业道统,是为大孝。周人有强烈的天命观,武王伐纣的理由就被认为是纣王“自绝于天”,周人心中是否受天眷顾的前提,当为是否“修德”,是否得到民心或者遵从民意,所谓“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追求秩序 稳定执中

中国超大规模的农业生产,需要超长时间的定居,需要不断调节社会内部秩序以保持稳定,逐渐形成了追求秩序、稳定执中的文化基因。中国人追求稳定秩序的另一表现,就是在数千年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主体活动范围一直变化不大,基本没有大规模对外扩张的现象。“不为也,非不能也”。

早期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为稳定、连续性最强的文化,在新石器时代一万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文化脉络连绵不断、民族主体前后相承,从未中断。陶器是一种简便实用而又容易破碎的器物,中国两万年前就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陶器,后来则成为世界上范围最大的陶器流行区,原因就在于早期中国的农业基础和稳定社会生活。距今五千多年以后的早期中西文化交流,只是将羊、牛、小麦等家畜和农作物传播到中国,并未改变早期中国以稻作和粟作农业为主体的基本生业格局,饲养的家畜也主要是依托于农业经济的猪。距今四千多年欧亚草原以马拉战车为特征的畜牧文化的扩张,对西亚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河文明等都造成了巨大冲击,在其刺激下也在中国北方长城沿线逐渐形成一条畜牧文化带,但这条文化带的人群构成、文化因素主要源于中国本土,从未因此动摇中国文化的根基。早期中国文化的稳定性、连续性特征,一直延续到秦汉以后。

中国最早的斧、锛、凿等石器,主要是建造房屋所用的木工工具,聚族而定居是史前中国最主要的居住方式。在距今七八千年的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兴隆沟和林西白音长汗等兴隆洼文化遗址,有外面围绕壕沟的村落,里面的房子排列整齐,中央一般有大房屋。这和同时期西亚等地比较随意的聚落布局有明显不同。在距今六千多年的陕西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宝鸡北首岭等仰韶文化遗址,也都发现了环壕村落,比如姜寨环壕村落有五片房屋,每片房屋中都有大、中、小之分,大房屋可能是举行祭祀等公共活动的场所,几乎所有房子的门道都朝向中央广场,周边还有公共的制陶场所、公共墓地,看得出当时的社会向心凝聚、秩序井然。距今五千年左右的巩义双槐树遗址,甚至有三重大型环壕,中央为大片高等级建筑区。中国目前所知最早的城址,是距今已有六千多年的湖南澧县的城头山城址,距今五千年以后则遍见于黄河、长江流域各地,这些古城的建造,不仅是为了御敌或者防水,还有区分内外、强调“中心”、维护社会内部秩序的功能。如数百万平方米的良渚、陶寺、石峁古城,都是以规模宏大的“宫城”为中心,小而规整的河南淮阳平粮台城址则有中轴大道的发现。中原地区的城址最为方正规矩,这既有平原地区地理特点的原因,也与其更加追求社会秩序有关。此外,从裴李岗文化以来,早期中国各地墓葬普遍排列整齐,在追求社会秩序方面和村落、城址的情况相通。

距今八千年左右兴隆洼文化的房屋,基本都是中央有火塘的方形或者长方形房屋,有的火塘后面还有石雕神像,在追求建筑空间规整对称的同时,同样存在“中心”观念,这种观念也贯穿整个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时期。距今五千多年前河南灵宝西坡遗址数百平方米的宫殿式房屋,中部靠前有神圣大火塘,以四根对称的大柱子支撑。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最大的建筑,则已初步形成前堂后室内外有别、东西两厢左右对称、左中右三门主次分明这些中国古典宗庙宫殿式建筑的基本特征。甘肃庆阳南佐遗址的前厅后堂式宗庙宫殿建筑,陕西延安芦山峁遗址占地一万多平方米的宗庙宫殿建筑群,布局也都是中轴对称、主次分明。夏商周时期河南偃师二里头、偃师商城和安阳殷墟等遗址的宗庙宫殿建筑,更是规整庄严、秩序井然,尤其陕西岐山凤雏的“四合院”式西周宗庙建筑,堪称中国古典宗庙宫殿式建筑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西周统治者崇尚秩序、稳定执中的集中体现。

中国的水稻栽培一万多年前出现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距今九千年以后扩展到淮河流域和黄河下游地区,距今六千年以后已经向华南、台湾甚至更远的地方扩散,距今四千多年以后扩展到四川盆地。中国的黍粟栽培一万多年前出现于华北地区,距今八千多年以后扩散到黄河中下游、西辽河流域大部地区,距今五千多年西进干旱的河西走廊、西南踏上高耸的青藏高原,距今四千多年已经到达新疆地区。史前农业在开拓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适应各种不同的地理、气候和土壤环境,需要克服无数的艰难险阻。

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水源丰沛,但地势低平,洪涝灾害频发,良渚文化、屈家岭文化的先民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规模建城筑坝,防水治水,劳动强度很大,更不用说精耕细作的稻作农业所需要的勤劳和耐心。黄土高原虽然土层深厚,但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比较干旱,降雨主要集中在夏季,而且自然灾害频繁,所以北方农民必须习惯于忍受干旱带来的生活艰辛,面朝黄土背朝天,抓住时机适时播种、及时收割。作为中华文明直根系的仰韶文化,就是黄土高原的产儿,仰韶文化跨越今天的八九个省份,前后延续两千多年,集中体现了史前华北先民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精神。中国农业的发展史,就是中华民族勤劳坚毅、自强不息的奋斗史。

(作者:韩建业,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欧亚视野下的早期中国文明化进程研究”首席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早期中国维持社会秩序的制度性体现,主要为具有自律属性的“礼”,而非外力强加的“法”。“器以藏礼”,礼制的具体表现就是器用制度、宫室制度、墓葬制度等。礼制的特点是柔性自律、朴实节制和刚性规矩、等级差别的结合,是“执中”或“中庸”之道。从考古来看,距今五千多年的河南灵宝西坡墓地,大小墓葬等级分明,大墓规模宏大,随葬品很少且成对出现,既体现出墓主人的不同地位,也很节制,反映当时在中原地区已经出现了墓葬制度或者礼制的萌芽。黄河下游地区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大墓棺椁成套,随葬品有一定规制,已经有了初步的棺椁制度、器用制度,至西周时期则发展为成熟的棺椁制度和用鼎制度。鼎是早期中国的第一礼器,首先出现于中原的裴李岗文化,距今五千多年在中东部各地已经初步形成以陶鼎为核心的礼器组合,距今四千年以后的夏代晚期在二里头遗址出现铜鼎,在周代不同级别的贵族墓葬中,随葬鼎、簋等礼器的数量有明确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