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墓碑上常出现“故、显、考、妣”,其用法很有讲究

2020-11-05 03:07:06 作者: 古代墓碑上常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

中国人重视“身后事”,认为人是有前世今生的,人死后的灵魂会去到另外一个世界,等待重新投胎。所以人们很在意丧葬仪制,大多数人都希望能够风风光光地离开这个世界。古代人很重视墓地的位置,讲究风水,希望身死后有一个好的安息之所。

古代墓碑刻字也很有讲究,墓碑为后人所立,上面刻着安息之人的身份、姓名、生平介绍,是一个人曾存在于世的证明之一。百十年后,人们无法通过其他事物来分辨墓地的主人,墓碑就是最好的“身份证”。古代墓碑上常出现“故、显、考、妣”这四个字,它们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呢?其实这四个字的用法很有讲究。

“故”和“显”

“故”字比较好理解,无论是在古文里,还是在现代汉语里,故最常用的意思是“过去的,逝去的,离开的”。所以墓碑上的“故”代表着已经逝去的人,用“故”来代替“死”或“亡”,是对逝者的尊敬,表达对逝者的无限思念之情。

“显”有显赫、显达的意思,墓碑上的“显”字代表墓主人的身份、地位很高,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在古代只有达官显贵、皇亲国戚或者对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才有资格在墓碑上刻“显”字,这个字也表现出后人对逝者生前成就的认可。

与“显”字类似意义的“先”字,用法就比较普遍了,它无需体现社会地位,也不是只有重要人物才能用,“先”字有先人的意思,用来指代家中已经去世的长辈。和前面提到的“故”类似,是对已逝长辈的尊称,而且只有长辈可以用“先”这个字,对已逝的平辈、朋友不能用这个字。墓碑上的这些称呼,一般都是从立碑人的角度来写,有权为逝者立碑的要么是德高望重的家族长辈,要么就是血缘亲近的后代。

“考”和“妣”

“考”和“妣”两个字通常都是结合来说的,“考”的意思是已逝去的父亲,“妣”的意思是已逝去的母亲,它带有一个女字旁,意义不言而喻。中国有一个成语叫“如丧考妣”意思就是像丧了父母那样悲痛。在墓碑上,“考”和“妣”的书写位置也很有讲究。古代是以男性为尊的社会,男性无论是社会地位还是话语权都比女性高很多,女性依附于男性而存在,将男性视为一家之主。而古代在方位上讲究“以左为尊”,书写习惯也是从左到右。所以说,若去世的父母合葬,共用一块墓碑时,“考”字是写在左边的,“妣”字是写在右边的。

“考”和“妣”同样是一种尊称,表达对去世的父母亲的尊敬。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写在墓碑上的字或者称呼,多是用来尊称已经去世了的人,如果亲友还在世,千万不能使用“故、先、考、妣”这四个字来称呼对方。若父母亲还在世,不能称呼其为“先父”、“先母”,更不能称“考”或“妣”。这样的称呼弄错了,是对父母极其不尊敬的体现,中国人讲究礼仪、称呼,也在乎吉祥如意的好兆头,把墓碑上的称呼用在活人身上,也会被认为是一种晦气,甚至可能被误认为是一种诅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