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这首千古绝唱:载不动许多愁,道尽人生悲欢愁情,动人心扉

2020-11-06 11:22:38 作者: 李清照这首千

其实从另一方面来说,天气对人的心情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天气的阴晴,月的圆缺,不合时宜的风雨等等,种种无法让人愉悦的因素交织在一起,所以就让李清照的心绪很不舒畅起来,她连起床、妆束这样的日常生活都没有了心思。

词人将梳妆这一场景多次地呈现在词作中,其实就是她心绪的写照,对于一位女子来说,女为悦己者容,精致的妆容就是自己的一张名片。

但是

这首词里所写的“日晚倦梳头”,则是另外一种心境。因为从首句中的

“尘香”二字可知,词人写这首词的时候已经云消雨散,天也放晴了,落花已化为尘土。

而且寓有对美好事物遭受摧残的惋惜之情和对自身流寓飘零的感慨。关照落魄之时的李清照,竟是“日晚倦梳头”。从起床时间上看,明显很迟,而且懒于梳理,整个人都是无精打采的。

但是李清照却将这样的状态用音韵谐美的语言表达了出来,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一唱三叹,读来让人回味无穷。

词人眼前所见的春景是一年一度的,也是相似的,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体会又是如此的强烈,早年陪伴自己的丈夫赵明诚早已撒手人寰,只剩下他的遗著《金石录》和别的一些书籍遗物。

李清照睹物思人,已然是物是人非,她不禁悲从中来,感到万事皆休,无穷落寞。

“欲语泪先流”写得鲜明而又深刻,眼泪是传达感情的有效的外在表现。古往今来有很多词人不惜笔墨地去描写眼泪与情感,人们借眼泪来宣泄内心的痛苦、表达内心的情感的这件事在词人的笔下不仅具有了形象化的表征,也具有了艺术层面的效果。

像五代花间词人冯延巳《蝶恋花》中的 “泪眼高楼频独倚”,欧阳修《蝶恋花》中的“泪问花花不语”,温庭筠《杨柳枝》 “停梭垂泪忆征人”,李煜《菩萨蛮》中的“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苏轼《江城子》“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朱淑真《减 字木兰花》中的“泪洗残妆无一半”,柳永《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

不管是双眼噙满泪水,亦或是泪水夺眶而出,更或者是泪流满面,种种的泪水表现的都是人类各种各样的情感。

李清照写泪水却又与其他词人不同,她先以“欲语”作为铺垫,然后让泪水夺眶而出,简单五个字,看似是很寻常的落笔,用意却无比精深,把那种难以控制的满腹忧愁一下子倾泻出来,具有一股感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泪水与情感是一脉相连的,而词的下半阕也就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情感的描写当中来了,词人在表达内心感情方面运用更加细腻,更加深邃的笔法。

下半阕一连用了“闻说”、“拟”、“只恐”三组虚字,作为情感起伏和词义转折的切入点,一波三折,感人至深。第一句“闻说双溪春正好”是陡然一扬,词人刚刚还在流泪,可是一听说金华郊外的双溪正是春光明媚、游人如织的时刻,她这个平日喜爱郊游的人也随之游兴大发,她已经畅想着驾起一叶扁舟,到湖中泛舟春游了。

“春尚好”、“泛轻舟”,在轻松、明快的节奏中,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词人一刹那间的喜悦心情,这一句也为下文中词人的愁烦心绪作了很好的铺垫和烘托。

所以收尾的两句,在做好了充分的铺垫之后,词义突然跌宕起伏,感情显得无比深沉,避免了词意的平铺直叙,收到了曲终阕尽、余弦更兴的艺术效果。

在这里,上半阕所说的“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的原因也就进一步加深了。像这样婉曲幽深的手法,后来戏曲中常常采用,一些人物的静场唱里,往往有“欲要”怎样,“唯恐”怎样,反复咏唱,一转一深,从而将细微的心理活动,惟妙惟肖地勾画出来。

在这首词里,李清照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同样运用修辞的手法来说“愁”,但她自铸新辞,而且用得非常自然、妥帖,不着痕迹。

它自然妥帖,是因为它紧跟上句“轻舟”而来,而 “轻舟”又是承接“双溪”而来,词义寓情于景,浑然天成,构成了完整的意境。

这首词在比喻方面的巧妙运用是独具特色的,这些优美的诗句将精神化为物质,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都饶有新意,各具特色。

前文写到,读李清照的这首词,宛如置身于一座歌剧院中欣赏戏曲,而戏曲所带来的视觉和听觉享受是无与伦比的。

这首词之所以像戏曲,主要在于它是代言体,类似戏曲中一段唱词戏曲尚未诞生以前,词史上一些描写闺情闺怨的曲子词,往往是由歌女在歌台舞榭、酒边花前演唱的,演唱时她们可以充当个中的角色。

从唐五代词中,即可探知个中消息,尤其像《敦煌曲子词·菩萨蛮》中的“枕前发尽千般愿”、温庭筠的《菩萨蛮》中的“小山重叠金明灭”,都是以男子的视角出发,所作的代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