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加急和飞鸽传书到底哪个快?一个看运气,一个生死攸关

2020-11-07 17:26:26 作者: 八百里加急和

在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位骑手骑着飞驰的骏马穿梭在驰道上,一边疾驰一边大声喊道,报~边关八百里加急!但是同样的我们也看到过信鸽传书,那么究竟是信鸽传书快一点还是八百里加急快一点呢?

在分析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一下古代信息传递的方式。对于现代而言,信息的高速快捷传递让我们觉得世界是一个"地球村",信息转瞬即达。这其实是托了电磁波与雷达的福气。

倘若我们没有了电磁波,信息传递依然会是个大问题。古代没有这么便捷的方式,所以信息传递主要分为:飞鸽传书(鸿雁传书)、烽火、邮驿(驿站)。

是不是觉得很神奇,在那个时候就有邮局了?没错,但是这个驿站主要是为国家政权服务的,传递边疆信息或传达政令,基本上不用做私人信件递送。

所以在古装剧中,我们会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有人要到远方出行,附近的人家会准备信笺托他捎带,返回时带回回信。这个过程短则三五月,长则三两年。可见当时远距离信息交流是多么的艰难。

除却烽火,当时比较常见的两种传信方式:飞鸽和驿站,哪一种速度更快呢?哪一种更安全呢?两种传信方式的比较实际上是两种动物的比较。

飞鸽传书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了,这项传统其实一直延续到了现代。不过似乎有点变了味道,这种方式现代叫做——赛鸽。而且也不再是以传递信息为主要目的,更多的是为了赌博,和赛马的性质更加接近。

大家似乎比较认可飞鸽传书,认为这种方式会更加快捷,毕竟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我们通过论文资料的查询,确认鸽子的飞行速度在70千米每小时到110千米每小时。急速飞行速度在90千米每小时到150千米每小时。

鸽子速度的世界纪录是1965年英国信鸽竞赛的冠军,速度接近每小时177公里。但是要知道,现在的赛鸽选择的都是短距离赛程,一般在300公里以下,50-80公里的居多。如果我们考虑远距离传递信息,就要考虑更多的因素——捕食和休息。

根据史书记载,唐朝安史之乱时使用八百里加急给唐玄宗传递消息有较为准确的时间记录,我们就按这个距离进行测算。从安禄山当时所在之地范阳为起始点,到唐玄宗所在之地华清宫为终点,全程近1100公里。

鸽子的远距离飞行速度约为75千米每小时,但这只是理论数据。根据赛鸽情况来看,500公里的路程,平原地带需要7个小时以上,如果有山区,得将近9个小时。考虑到距离越远,信鸽的飞行速度越慢,体力分配等问题,1100公里的路程,平原地带需要20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如果有山区,则耗时更长。

如果算上鸽子在路上休息、捕食的时间,1100公里大概需要3天左右的时间。

这样算起来好像信鸽真的挺快的,但是我们很容易忽视一个问题,现在的信鸽都是专门杂交培育的"良种",在古代并没有所谓的"生物工程"、"基因工程"等帮助选鸽育鸽。而且鸽子用于通信工具有详实记载的是在唐末五代时期了。

当然,信鸽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缺陷,没有自保能力。

第一,信鸽在飞行过程中飞行高度是比较低的,对于当时善于骑射的人来说,射鸽子、打猎是一种生活习惯,信鸽很容易被当做猎物,导致信息丢失。

第二、天敌。古代时期,人类对于自然的开发不像现在这么完全,狮子、老虎、鹰等动物还是有足够的栖息地的,鸽子在飞行途中遇到天敌的几率非常高,也容易造成信息的丢失。

第三、迷路。要知道鸽子飞行定位主要依靠磁场,现代赛鸽都时常丢鸽子,何况古代的驯养技术。

所以飞鸽传书可以总结为,速度较快,隐患较多,容易造成信息丢失,也存在信息泄露的隐患。故在较长的历史时期,飞鸽主要用来私人传递信笺,很少用于官方和军事。毕竟安全没有保障。

八百里加急就是我们在影视作品中比较常见的了。在影视剧中经常会有这样的场景。一个身穿官袍的士兵,骑着马一路飞奔,还没到房子就开始高喊"八百里加急!",于是房屋内的人立马起身,准备好另一匹马,骑手更换马匹一路绝尘而去。

这个房子其实就是驿站,驿站的作用是更换马匹,让传递信息的骑手和马匹休息的地方。唐朝的驿站传讯系统是有严格要求的。鼎盛时期,大唐全境内共计1600多个驿站,驿站之间距离大概在20里左右,在驿站工作的人员超过2万人,而驿兵就有近1.7万人。当时的邮驿包括三种类型:陆驿、水驿以及水陆兼并。

如果遇到需要加急传递的公文,公文上会标注"马上飞递",并根据紧急情况分为300里加急、400里加急、600里加急、最高800里加急。而800里加急传递的一般都是紧急军情,是可能会对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甚至可能面临亡国的情况才会动用的。

当然,这个300、400里的数据并不意味着马匹必须每天跑到300里或者400里,它是一种虚数词,强调的是公文的重要和紧急程度。因为各朝代对于信息的传递都是非常看重的。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