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作为万历帝师,改革也是一心为国为民,却为何功败垂成?

2020-11-08 13:27:13 作者: 张居正作为万

万历本身的资质不行,虽得张居正倾心培养,但实在是烂泥扶不上墙,只纠正于张的私德,却没看到张为国为民的大德,连反抗跟权谋手段都没,就实在是让人大失所望,更不要说政治不因个人感情而妄为。张在世时,万历连动都不敢动下,反抗跟权谋手段可见一斑,等到张死了,翻起旧账倒是厉害,还将有利于国的政策改得面目全非。看看秦惠文王,杀商鞅而不废其政,两者实在是天渊之别,说明非亡于万历,实亡于张居正,就好像一个快在沙漠渴死的人,运气好碰上一个人给了他一桶水,还为他指明了出去的路,结果他那桶水倒是喝了,却不按人家指的路走,最后渴死在沙漠,却怪那个人给的水不够。

张居正给大明打了一针强心针,把剩余一点机能短时间吹鼓出来,然而也仅此而已。大明深层次的问题,一点没解决,某种意义上甚至加快了大明的灭亡。如果放手让海瑞搞20年,大明还有转机,晚明只有朱元璋这种强人才能扭转乾坤,海瑞正是洪武帝迷弟,言必称洪武,而张居正却对洪武不屑一顾。还是举盐稅的例子,与以往不同洪武帝并不靠垄断盐稅直接敛财,而是鼓励商人向边疆输送战略物资来换取食盐份额。

这种方式虽然朝廷货币收入少了,但边境物资充沛,可以轻松应对大规模战争。可悲的是到晚明后,这项制度已经名存实亡,因为各方上下其手,盐票泛滥不能兑现,已经没有多少商人愿意这样做了。于是张居正干脆来个货币化,取消这项制度,让商人直接花钱买盐票。同样货币化的还有田税,的确,太平时期,问题或许不大,而且明面上财政收入也能大增,但其实边境省份越来越穷,东南越来越富。辽饷最多的时候一年700万两,占朝廷收入一大半,但辽东士兵还在饿肚子,这么多钱只是肥了各级官僚,辽东军阀和粮食商人,多么可悲。

明朝改银本位一方面是美洲日本白银大量涌入,另一方面是铜钱的大量外流。当时周边各国全是用的明朝铜钱,供不应求。张居正不过是顺势而为,另外明朝后期并不缺白银,而是大量白银集中在免税的官僚地主手里无法流入民间。从而造成缺钱的假象。这也是李自成后来放任刘宗敏拷掠官绅的一个客观因素,通过暴力方式重新进行财富的再分配和再流通。否则就算改朝换代,新朝仍然解决不了财政问题。

明朝不是在单纯收集银子而是进行贸易,同时也在进口产品,明朝财政是在张居正之后的东林党手中,通过一次次权力交接逐步挥霍掉的。先是挣国本弄了个一月天子上来,发680万两筹军功,才萨尔浒了抽啥军功?连上来带埋了一个月总花费在1000万两左右,接着就是天启上来就是230万两买马,也就是说1620年7月到12月,5个月花了万历三大征的全部军费。

张居正事必躬亲,做得再好,也不如教好皇上,作为皇上的老师,张居正做事有点儿本末倒置,想改革也是好心,但对那些既得利益的大臣要不就不惹,要不就扳倒,干事半截拉胯,最后功亏一篑。奸臣变本加厉,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张居正削弱了明朝晚期的管理体制,尽管他是好心,像诸葛亮一样只突出自己个人能力,不知道培养更多能人管理国家,岂有不败之理。

张居正走了王安石的老路,刚愎自用,张居正比王安石做的更过分的,窃皇帝权威而自用,这还不算什么,张居正失败最大的问题是他的圈子混进大量投机份子,这些投机者根本就不懂变法,他们能得到重用只是因为他们可以无条件的支持张居正。任何事情只要被那些投机者掺和就注定要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