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我新四军军部及其所属皖南部队9000余人,遭到了国民党军队七个师近8万人的围攻,新四军努力奋战七个昼夜,弹尽粮绝,最终寡不敌众,近6000余人被杀害或被俘,只有约两千人成功突破包围圈。
新四军被包围时,有一位将军站了出来,他在全军生死存亡之际,指挥军队浴血奋战,果断作出全军分散突围的战略方针,他亲率1000余人成功突破了8万国民党官兵的包围圈。新中国成立后,他被授予上将军衔。
此人就是傅秋涛将军,他虽不如许世友、韩先楚那般出名;也不如刘亚楼那样脾气火爆,但也是一位十分优秀的军事奇才。
傅秋涛出生于湖南省平江程家园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由于家庭过于贫困,他未能及早地接受启蒙教育,不过傅秋涛是一个十分懂事的孩子。他在7岁时就知道下地帮助父母干农活,在10岁主动到地主家做工。
做工期间,傅秋涛感受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压迫,渐渐萌生出反抗的想法。后来,傅秋涛结识当地我党的地下成员,开始学习共产主义思想,并在1927年参与了平江农民扑城暴动,开启了自己的革命生涯。
1929年,傅秋涛成功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了嘉义赤卫团政治委员,在次年亲率2000余名赤卫团成员配合红军攻打长沙。之后,傅秋涛先后担任了平江县工会委员长、湘鄂赣省总工会委员长、中共湘鄂赣省委副书记兼第三作战区政治委员等职,率部参与了湘鄂赣苏区的反“围剿”战斗。
1934年,红军主力长征,在部队损失惨重的情况下,傅秋涛选择了留在苏区,带领剩下的部队继续与敌人打游击,并在战斗过程中不断发展周边群众,希望能够重建红16师。经过傅秋涛的不断努力,他的游击队伍逐渐从1千多人发展扩大到了5千余人。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合作,红军接受了国民党的改编,傅秋涛所在的队伍被改编为新四军第一支队,而他担任副司令员兼第一团团长一职。随后,傅秋涛带领军队开赴高淳、当涂一带,在敌后展开抗日游击战,参与创建了苏南抗日革命根据地。
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时,傅秋涛担任新四军皖南第1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在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包围时,傅秋涛临危不乱,指挥军队顽强作战,并果断下达了全军分散突围的指令,亲率一千余人突破敌人包围圈。
傅秋涛能够成功突围,除了他指挥得当之外,还有一部分的运气使然。当时,傅秋涛在突围过程中,电台损坏,没法与主力部队联系,而他又遭到了自己副官的背叛。不得已傅秋涛下达全军化整为零,乔装打扮,突破敌人的包围圈。
傅秋涛带领了十几位精锐的新四军战士,打扮成了百姓的模样,想要突破敌人的封锁线。在这期间,傅秋涛得到了青帮大佬陈玉庚的帮助。因为当年傅秋涛曾对陈玉庚的三弟有救命之恩。就这样,在一大群青帮小弟的帮助下,傅秋涛成功突破了敌人的封锁线,回到了根据地。
新中国成立后,傅秋涛担任了中共山东分局代理书记兼山东军区政治委员。1955年,他被授予上将军衔。
皖南事变是傅秋涛将军这一生中最难忘却的回忆,每次提到这件事,他都会激动地说,要感谢群众的力量和人民的支持,他才能逢凶化吉。
1981年8月25日,傅秋涛将军病逝,享年7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