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是如何成功踏上逆袭之路的?

2020-11-08 14:26:42 作者: 朱元璋是如何

明太祖朱元璋17岁时家中突遭变故,父母长兄相继去世,为了谋生,不得不在附近的於皇寺出家。

“皇觉寺”一名源自朱元璋称吴王之后撰写的《朱氏世德碑记》,“......舍入皇觉寺"。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朱元璋下诏重建,完工后,赐名“龙兴寺”。

朱元璋能否一直安稳的生活在寺庙里呢?答案是否定的。元末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 ,在於皇寺当和尚不到两个月,当地闹饥荒,寺庙得不到施舍,朱元璋被迫开始了云游化缘的流浪生活。“......九月入皇觉寺。仅五十日,寺僧以食不给遣,散其徒游四方”(《明太祖实录》)。

在元朝时,蒙古大汗可以随时把农田和农田上的汉人,像奴隶一样赏赐给皇亲国戚,蒙古人可以随意侵占农田,杀一个南人只需罚交一头毛驴价钱。元末吏治腐败,官员层层盘剥,百姓生活困苦不堪,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更是雪上加霜,灾民流离失所。"至正四年....春,正月,庚寅,河决曹州......是月,河又决汴梁......五月,大霖雨二十馀日,黄河暴溢,北决白茅堤......六月,黄河又北决金堤,曹、濮、济、兖皆被灾,民老弱昏垫,壮者流离四方......七月......温州飓风大作,海水溢,地震......滦河水溢......八月......山东霖雨,民饥相食......莒州蒙阴县地震......十二月......汉阳、东平皆地震"(《续资治通鉴》)。

在这样的情况下,除了穿着僧衣拿着钵盂之外,化缘和乞讨有什么区别呢?一样的饥肠辘辘,乞讨为生,一样的吃了上顿没下顿,一样地被地主富户放出来的狗追着跑,一样的大雨倾盆而下时不知去哪里避雨栖身。

在此期间,朱元璋肯定接受过很多人的善意施舍和帮助,郭山甫便是其中一位。“太祖微时过其家,山甫相之,大惊曰:“公相贵不可言......并遣妃侍太祖,后封宁妃”(《明史》)。

“祸兮,福之所倚”(《老子》),吃苦未必是坏事。三年间,朱元璋走遍淮西各地,开了眼界,长了见识,对百姓的悲惨生活深有体会。也许,正是艰苦的乞讨生活,使得朱元璋开始思考人生和理想,开始有了自己的信仰。“劳其筋骨,苦其心志”,朱元璋的内心逐渐变得强大。一个人只有内心强大,才能成为正真的强者。人在遭遇逆境时,牢骚抱怨是没有用的。不断提升自己是走出逆境,是实现逆袭的唯一出路。

朱元璋幼年时曾读过短时间的私塾,认识字能读书。有人说,朱元璋喜欢读书,而且出家为僧的几年中,坚持不懈地读书。从他后来对读书人的态度来看,这种说法是可信的。

行万里路,加上持续读书,朱元璋日渐成熟和强大起来。

朱元璋逐渐具备了成功逆袭所必需的品质。他变得果敢、坚毅,积蓄了百折不挠的耐力。他变得精明狡猾,世事练达。他能准确判断形势,喜怒不形于色,善于察言观色,巧妙周旋在各种关系中。他如同一个老练的猎手,有着惊人的耐心,忍常人所不能忍,蓄势待发;一旦时机成熟,迅速捕获猎物。

投奔义军后,朱元璋很快脱颖而出,得到赏识,成为郭子兴的女婿;自此,成功踏上了逆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