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不凡 瓷中贵族——釉里红

2020-11-09 01:03:34 作者: 天生不凡 瓷

釉里红三鱼纹高足碗,明宣德

高8.8cm,口径9.9cm,足径4.4cm

故宫博物院

宣德以后,官窑釉里红因制作难、成本高已很少制作,而以低温红釉替代.明中后期官窑釉里红虽有个别存世,但和洪武釉里红的雄伟、永宣釉里红的华贵已不可同日而语.

四、官民窑并举的清代釉里红

釉里红云龙纹钵缸,清康熙

高36cm,口径40.5cm,足径40cm

故宫博物院

釉里红工艺明代后期几乎失传,明末清初时,首先由民窑恢复生产.这时的一些民窑小碗上,采用青花和釉里红合绘一体的方法,大多以青花画枝叶,以釉里红画花朵,淡雅中透出几分喜气.

釉里红花蝶纹笔筒,清雍正

高15.6cm,口径18.3cm,底径18.3cm

故宫博物院

清康熙、雍正、乾隆时,官窑很注重釉里红技术的恢复,这三朝官窑中都有上乘的釉里红作品.和明代相比,清代釉里红呈色有了改进,呈色红中透紫,既无元明釉里红的红艳,也无因烧制不好而出现的灰黑或烧飞.同时,清代的釉里红呈色已能分出浓淡色阶,这是又一个重要进步.这时的官窑釉里红大多采用白描的方法,和同期青花复杂而多样的绘画方法相比,在表现能力上还有有一定差距.采用青花和釉里红合绘一体,是最多的装饰手段,如雍正官窑的八仙过海青花釉里红碗上,以青花画八仙人物、釉里红画海水,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乾隆时的云蝠纹以青花画灵芝云,以釉里红画蝙蝠,也是很成功的创作.这些成熟作品在清中后期的官民窑中被不断仿制,但无论从青花、釉里红的呈色和绘画技巧来看,都相距甚远,讥以效颦并不为过.

五、清代中后期民窑的釉里红生产一直没有停止过.

清乾隆到嘉庆时,民窑有一种青花釉里红盘是大宗产品.盘一般直径在30厘米上下,盘中青花釉里红凤穿牡丹、松树仙鹤等吉祥图案,做工一般,青花混浊,釉里红也暗淡.在当时商品环境下能让大众买得起的釉里红,只能做到这种水平,以维持低价.

釉里红三果纹梅瓶,清乾隆

高29.6cm,口径6.1cm,足径11.2cm

故宫博物院

清末民初中,有一种青花釉里红鲤鱼盘是非常成功的设计,造型抽象但灵动异常,鱼身轮廓和周围水草以偏紫的青花勾勒,鱼身中用釉里红画斜格纹,无论是构图还是色彩搭配,都恰到好处.这种盘口径有25厘米和30厘米两式、鱼纹又有雌雄之分(雄鱼瘦长而雌鱼肥胖).据说这种盘在民国初颇受殷实人家欢迎,取"年年有余(鱼)"之意.在吉庆日专门用来盛肉,反映了农耕社会的美好向往,釉里红经过数百年发展,至此也许是一个圆满的句号.

诞生于民窑的釉里红在明代被官窑袭断,到清代官民窑并举的盛况又被民窑独秀的局面替代.西方一位哲人说任何事物都有回归到自身初始状态的趋向,釉里红的发展历程似乎也证明了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