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显和田归道入手,漫谈神龙政变会不会因此失败?

2020-11-09 09:16:07 作者: 从李显和田归

引言

神龙政变的最终结果是逼走了武则天,除掉了张氏兄弟,结果都在发起政变的人的计划当中。虽然这场政变看似顺利,但其实在政变过程当中,发生了两个重要意外,一个意外事件是关于太子李显的,另一个意外事件是关于田归道。那么这两个意外事件是怎样发生的呢?对政变又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在政变当中,李显其实一直是一个被动的人物,发起政变的人最想利用的其实李显的太子身份。李显虽然也同意参与政变,但是政变的第一个意外原因就是关于李显,那么李显究竟敢不敢发动政变,他临时变卦的原因又是什么呢?第二个意外事件的主人公是田归道,虽然他是一个将领,直接听皇帝的指挥,但是他也是一个有头脑的人,面对政变,他的选择充满了圆滑,那么他为何选择占边呢?

一、李显临时变卦

在政变当中,李显其实并不是一个领导人物,但是政变必须有李显的参与,因为他是太子,只有李显参加了,那么政变才有正当的理由,才不会被当作叛乱者。所以李显参加政变的原因主要分成两部分,一个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如果武则天退位,那么最大的受益者将是李显;二是有大臣的辅佐,李显的帮手增加。

李显参与的计划是在将领的拥护之下,赶到玄武门,然后号召天下,之后在李显的带领下,一行人逼进皇宫,逼武则天退位。

《旧唐书》记载:迎皇太子监国,总司庶政。

由此可见,李显在计划当中起到了主要作用。但是当将领李多祚迎接太子之时,太子却守在宫中不肯出去。李显的这个做法意思很明显了,就是放弃参加政变。面对李显的拒绝,李多祚等人显然不能强行绑走李显,所以他们只能说服李显。李显的给出的理由也较为充分,称不参加政变是为了奉孝。后来在大臣的苦口婆心之下,李显才勉强同意继续参加政变。

其实李显不是有意半途退出,他突然不想参加的原因至少有两点,一是李显对武则天是心存畏惧的,在政变发生之前,李显为了向武则天证明清白,竟然亲自逼死了自己的亲生骨肉;二是李显认为政变可能会失败,一旦失败,那么李显必定会被废。

二、田归道挡道

虽然张柬之等人将左右羽林军的首领拿下了,但是当时还有一支军队,独立于左右羽林军之外,这就是田归道掌管的千骑。千骑虽然名义上归禁军管理,但是实际上真正掌管千骑的是皇帝,也就是说田归道统领的千骑只听皇上调令,只保证皇帝的安全。

当太子带着一行人浩浩荡荡的进入玄武门的时候,田归道带着千骑阻挡了去路。张柬之虽然对田归道说了很多道理,田归道也明白,但是田归道是一个恪尽职守的人,他的职责是保护皇帝,所以不管任何人说任何说,他都不会放弃职守。

最后,发起政变的人只能将李显请了出来,田归道看到李显出面,面对将来的皇帝,田归道心理还是有些动摇,但是他心里又不想放弃职守,于是最终他选择了退步,不再阻挡政变的队伍,但是田归道也没有参加政变。由此可见,田归道其实是中立的,但是他的退步也说明了恢复李唐天下在当时已经是大事。

结语

李显和田归道是神龙政变的主要障碍。李显虽然是被拉动政变当中的,但是他在政变当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李显,那么政变就会变成一场造反活动。同时李显也不得不参加,如果李显不参加政变,那么参加政变的其他人将会记恨李显,到时候李显会被万人所指责,会失去人心。所以,不论李显怎样犹豫,都必须要参加政变。

田归道最后的选择是不占边,既不准备保护皇帝,也不参与政变。但是这种选择也说明了推到的智慧,一方面是武则天提拔他的,如果他参与政变,就会背上不知感恩的骂名;另一方面,他没有继续选择保护武则天,是因为他明白将来一定是李唐重新掌管天下,所以他不敢得罪李显。

虽然李显和田归道成为神龙政变的阻碍,但是这两个阻碍都是当场解决的,这说明政变事件在当时已经是势不可挡,所以当武则天面对政变时,能够较为坦然和应对自如。

参考文献:

《旧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