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永远流淌的“上海声音”——专访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陈钢

2022-10-14 10:27:38 作者: 致敬永远流淌

  再走上“小红楼”二楼的陈列室,更是亲切万分。当年常来我家的叔叔阿姨们,都在墙上朝我微笑——周璇、姚莉、白光等等,是她们唱响了《玫瑰玫瑰我爱你》《苏州河边》《夜上海》《永远的微笑》等传世名曲;黎锦光先生还亲口告诉我,当年是如何写作《夜来香》的。

  作家白先勇曾经对我说,上海对他而言,有着一种巨大的魔力和魅力。他自己也没想到,童年路过百乐门时见到的那些上海女性身姿,居然会在他的人生中留下经久不灭的印记,以至于成为他两部短篇小说的人物原型。

  我想,上海有那么多精彩的故事,我的人生有那么多奇特的故事,我的朋友们有那么多值得回忆的故事。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勾画出上海的百年激荡、百年风华,应该记录下来、传承下去,再不讲就被遗忘了。由此,我要求自己进行一个角色转换,写下这些故事,也是一圆儿时的文学梦。

  解放周末:在您心中,有哪些故人、朋友特别值得书写和记忆?

  陈钢:我对小提琴演奏大师斯特恩印象很深刻。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跟他有过两次见面。从他身上,我能真切感受到,艺术家就是一个普通的人、一个单纯的人,比普通的人还要普通,比单纯的人还要单纯。真正的艺术家眼睛是透明的、无邪的,但在艺术上是一丝不苟、追求完美的。我们要做就做这样的艺术家。

  今年5月,秦怡去世。她95岁时,我曾同她在墨尔本演出钢琴伴诵《鲁妈的独白》。我们一起排练、一起演出,每次琴声慢慢落下,她的眼泪总会掉下来。她是影坛巨星,是当年话剧界的“四大名旦”之一,但同时也是一个再也平凡不过的“亭子间嫂嫂”,什么都拿得起,什么都放得下。她是我心中的女神,一想起她,就会想到崇高和平凡、美丽和隐忍。

  解放周末:如果请您“书写”自己,您又会从何处着手呢?

  陈钢:我觉得,艺术家、艺术家,艺术就是家。作为一个中国艺术家,我的家就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里。作为一个现代艺术家,我的家就在世界文化的海洋里。作为在上海出生的艺术家,我的家就是上海的文化。

  我最大的特点是特别爱上海,爱上海的摩天大楼和街头小巷,爱黄浦江上的汽笛声和江海关上的大钟声。

  艺术上,我国第一个交响乐团、第一个音乐学院、第一个美专……几乎所有的“第一”都是从上海开始的。它们之所以诞生在上海,并非偶然。

  什么是上海的城市文化?我记得,茅盾在《子夜》里面用了三个字——“光”“热”“能”。他说,上海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光”“热”“能”,这也就是现代文明同农耕文化的分界线所在。海派文化有三个特点:都市情怀、中西融合和雅俗共赏。由此,上海的文化创意不仅仅天马行空、神思连篇,还接人气、接地气、接市场、接百姓。

  所以,近些年来,我也在做一些事,把一部分精力投到恢复、发扬上海文化中去,试图找回上海文化的音乐形象和音乐代言人。我觉得,重要的是要找到内心的声音,找到人性的声音,找到上海的味道,找到城市的灵魂,这样才能放射出上海文化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