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6日,以“大道之行——新时代的文化自信与守正创新”为主题的第十四届文化中国讲坛分别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会稽山兜率天园区的稽山书院和杭州市萧山区横山湘湖书院相继举办。本届讲坛由中国青年报社、中国教育电视台和北京横山书院分别和浙江省林业局、绍兴市人民政府,以及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央文史馆馆员、南开大学终身教授、文化中国讲坛发起人之一叶嘉莹先生的视频祝福为论坛拉开了帷幕。多位文化大家、知名学者登坛开讲,共议新时代的文化自信与守正创新。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我们今天要行进的‘大道’,正是实现‘天下为公’、复兴中华民族的康庄大道。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程郁缀说。在讲座《吴越文化巡礼与贺知章诗歌赏析》中,程郁缀从与讲坛举办地密切相关的吴越文化,谈到唐代越州著名诗人贺知章,引用名诗典故,深入剖析唐诗中的奇妙意趣与人文精神,“希望以此提升国人文化自信与守正创新的能力,弘扬人文精神,为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贡献力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工程科学院院长李焯芬以线上直播的方式作了题为《文化因互鉴而进步》的演讲,他表示:“人类文明因互鉴而进步。在强调物质文明的同时,也要搞好精神文明。只有做好新时代的精神文明建设,才能让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比翼双飞。”他认为,中华文明丰富的人文内涵,可以使人类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更加均衡地发展。
天下大道,和而不同
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文化中国讲坛发起人之一叶小文认为,“天下大道”的文化底蕴是“和而不同”。他说,“‘和而不同’是要互相包容、求同存异、共生共长。求同存异的‘同’是‘共同’,而不是‘相同’。和而不同,才能万物并育,大道并行。以‘和而不同’奠定天下大道的文化底蕴,就是中国的文化自信与守正创新。”
在南京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该校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莫砺锋看来,苏东坡的人生哲学是中国“和”文化精神的最好体现。在题为《苏东坡与大运河》的讲座中,莫砺锋说:“苏东坡的人生哲学,不是从儒道释中的任何一家寻找最后的归宿,而是把这三种哲学思想当作出发点,从中汲取有益的营养,并且融会贯通,变成其个人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苏东坡的人生哲学真正渗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化学家周其凤以化学元素周期律为例,指出化学中也蕴含着“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和“尊重个性”的道理。他说,学习化学可以使人懂得“杂质”的重要,从而明白“包容”的意义。正如铁掺入了“杂质”才能变成钢,金加入了“杂质”才能做出漂亮的首饰,美酒不可能是“纯粹”的酒精,不“纯粹”的翡翠才更加漂亮。他尤其强调,“包容不应该是自上而下的兼容,而应该是建立在平等和尊重基础之上”。
读诗格物,人文化成
“当代中国人在思考继承传统文化这个命题时,首先需要思考的是,我们究竟要继承什么?”这是莫砺锋在讲坛上提出的思考。在莫砺锋看来,儒学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核心,因而他认为,现代人最该继承的是传统文化中的观念和精神,是祖先的思维成果和价值判断。他在《诗圣杜甫的文化意义》这一讲座中指出,“杜甫是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和传递儒家思想,让读者感受其中包含的文化精神。认真阅读杜诗的后代读者,人生境界一定会有一定程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