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创世神话中寻绎文明起源

2022-12-13 15:41:30 作者: 从创世神话中

 

  图为观众在参观展览。中华艺术宫供图

  占地5000平方米的展区里,以76件主题美术作品为核心,“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系列创世神话故事等待着观众一一去发掘,去聆听。

  近日,“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与文化传播工程”成果展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开幕。展览汇聚上海乃至全国文艺界、社科界、新闻界协同发力,历时七年进行系统研究和梳理工作,产出了172项文艺创作成果和代表性学术成果,涵盖美术、书法篆刻、文学、戏剧舞台、影视广播、学术出版等多领域。

  这是国内首个以创世神话为主题的重大文化工程,充分彰显上海作为中国神话学研究重镇的学术优势和文艺创作集群优势。从展览出发,上海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内,以展演、展播、讲座等形式全方位展示工程各项成果。这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重要论述,是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

  追本溯源,寻根中华创世神话的参天之树

  走进展厅,一个个创世神话的英雄故事,串起许多人们熟悉的英雄人物。从盘古到大禹,借助学术的研究和艺术的想象与创造,英雄的形象变得如此清晰、可亲。中华民族开天辟地的创世精神、法天象地的人文精神、改天换地的科学精神,跃然眼前。

  如果说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是一条长河,对中华创世神话的系统研究和梳理,便是奋力向这条长河源头的更深处进发,探寻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思维密码。

  2015年,上海市委宣传部牵头启动“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与文化传播工程”。上海主动承接这个具有填补空白意义的系统项目,旨在从神话的角度展示中华文明起源的全貌,着力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为中华文化培根固源,为中华民族塑魂铸魂,为新时代海派文化振兴赋能。

  7年间,工程汇聚各方之力,以高度的历史自信和深沉的文化自觉,深入系统发掘中华创世神话的精神价值,形成了主题文艺创作百花齐放、学术创新百家争鸣的立体格局,新时代中华创世神话故事的“大IP”呼之欲出。从美术文学到学术研究,从舞台艺术到影视广播,构成一棵中华创世神话的参天之树,成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生动写照。

  大树的根基来自上海文化社科界深沉的文化自觉和扎实的学术研究。导演吴贻弓、学者赵昌平、画家施大畏、出版家和作家孙颙,是最早关注并开展讨论的沪上文化人。他们的创见与灵感,为有关主题文艺创作提供了有力支撑。赵昌平著述的《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考述》入选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叶舒宪、田兆元、高有鹏、毕旭玲等学者在上海市社联的组织下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系列研究。迄今,学术领域共完成5个系列39种52册近2330万字的“中华创世神话研究系列丛书”,梳理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成为当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关于中华创世神话的系统学术成果。

  172项有代表性的主题文艺创作枝繁叶茂。记者看到,此次成果展汇聚了冯远、施大畏领衔的76件主题美术作品,《鼎定天下》《大禹的传说》《后羿除怪》《涿鹿大战》等代表性作品令人震撼。中华创世神话连环画绘本系列30组850幅,首次以原创连环故事绘本的形式,对中华创世文明的经典集中进行了艺术表达。

  专家表示,从中华创世神话中,可以寻绎到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和道德观的渊薮,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观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文化源流,也深刻影响着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中外文明对话提供了生动题材。

  多样创作,提炼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

  神话,是先民的心灵之梦,而创世英雄是先民的精神偶像。展览中,国内首度梳理的“中华创世英雄谱系图”引人瞩目,勾勒出一个宏阔的中华创世神话的“英雄宇宙”——

  他们开天辟地、化育人间万物;他们以人为本,饱含救世情怀……他们身上寄托了中华民族最初的梦想与憧憬,其精神构成了中华文化的深层基因和思维密码,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部分。

  走进序厅,蒋铁骊的雕塑《大禹治水定天下》如纪念碑般位于中央。继“开天辟地”篇章后,“法天象地”篇讲述文明的起源,“改天换地”篇讲述国家的起源。为筹备此次展览,名家新锐全情投入、各展身手,为中华创世英雄提供了可视化的形象。除国画、油画、雕塑、版画外,漆画、壁画、唐卡、综合材料等多种形式的运用,令观者击节。例如,西藏诸位唐卡名家以特有的艺术样式和绘画语言,展现中华创世神话的瑰丽神秘。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