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对年轻人意味着什么

2022-12-29 14:55:48 作者: 文化自信对年

  文化是什么?它可以是意识形态,是社会主流价值,是国家博物馆、街头小书店,还可以是一本书、一部电影、一幅画……文化的自信自强和传承,是纽约时代广场上的一抹中国红,是巴黎街头蓦然流淌的古筝声,是四海同庆中国年,是孩子们朗朗诵读的唐诗,是墨笔下的一撇一捺,是木雕里的历史人物,是我们心心念念的家乡美食。文化自信无影无形又无处不在,它写在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字里行间,也展现在我们生活的日常,于悄然中发生改变,于无声中滋润心灵,陪伴成长。

  ---------------

  择一事终一生 “寂寞”里是非遗技艺的完美精湛

  姚晨阳(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教师)

  我的专业是海派黄杨木雕。这是一门发源于上海本地的民间木雕派别。创始人徐宝庆老师小时候在上海土山湾孤儿工艺院生活。孤儿院开办有艺术工场,由来自欧洲的教师传授西洋绘画、雕刻艺术。后来,他又融合中国传统木雕艺术的特点,创立了这门独特的非遗技艺。2008年,海派黄杨木雕被上海市政府列入第二批市级非遗名录,我算是这门技艺的第四代传人之一。

  从诞生之日起,海派黄杨木雕就是中西合璧的艺术形式。创作者会借鉴西方素描技法,注重人物结构比例,突出形象刻画的真实性和精确性。而在题材选择上,作品并不脱离东方人的审美。在徐宝庆的代表作品中,就包括历史人物、民间故事、上海弄堂文化等大众喜闻乐见的题材。观众看过以后都会感叹:“这不就是我小时候的生活吗?”

  让一门非遗技艺发扬光大,单靠家族传承是不够的,需要学校的系统教育。早在读高中时,我就开始了绘画基础训练,上大学时学了室内设计专业,以这些艺术功底为基础,我又参加了非遗大师带教的木雕技艺传承班,这才算慢慢入门。除了向老师学习雕刻技艺和理论知识,我还经常从传统雕像艺术中寻找灵感,比如去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等地参观学习。

  黄杨木雕的工艺流程一般分为构思、画图、做泥稿、选料、打胚、修胚、修光精刻、磨光、修饰刻纹、打蜡上光、配座等工序。木雕与雕塑的区别在于,雕塑不仅可以做减法,还可以做加法,但木雕从一块原木到最终作品呈现只能做减法,雕坏了就没有办法再补了。想要创作出一件令人满意的黄杨木雕作品,每道工序都考验着创作者的构思、经验和耐心。

  2013年,我国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我的作品《商途》设计灵感就来源于此。作品展现了古丝绸之路中的一段场景:一队商人在戈壁的干旱、风蚀地貌的背景中,踌躇前行。创作这件作品,我不仅是为了向勇敢前行的先辈们表达敬意,也希望为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力所能及地贡献力量。

  完成这样的中大型创作,前后需要3-6个月时间。黄杨木属于灌木科属植物,生长速度较慢,要长大很不容易,有的木料还容易开裂。其实从选择木料开始,我的创作就开始了,要根据原有的木材形态,以及木材的裂缝、结疤等客观材料条件,进行设计构思。

  做木雕也是一门体力活,年轻人要拿出择一事、终一生的精神,做耐得住寂寞吃得起苦的人。比如,木雕打初胚时,不仅需要很大的体力,而且要拿稳打胚刀,防止木榔头打到手上。掌握打胚工艺需要大量练习,往往需要数年,才能掌握刀和榔头之间的完美配合。

  让非遗更加鲜活地传承下去,我们这个行业也要瞄准年轻人接受的市场方向。现在,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了,很多传统寓意题材的作品受到欢迎。今年是虎年,去年年底时我们就做了一批虎元素的圆形木牌,这是年轻人喜欢的伴手礼。明年是兔年,我们还计划做类似尝试。

  现在,作为一名木雕专业的教师,我还以教学工作促进非遗传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有的会到工厂从事木雕制作,有的还会参与古建修复与保护,还有学生自己开设了工作室,也有可能继承了家族事业。不管以哪种方式,只要坚持在这个行业有所作为,就能为传承这门手艺作出贡献。

  作为负有非遗传承使命的手艺人,我依然处于不断学习的状态,努力用作品说话,争取获得更多人的认可。我们这个领域的从业人员并不多,大家都想着把这门技艺发扬光大。在推进建设文化强国的时代,手工艺从业者不仅要掌握精湛技术,更要娴熟地运用设计语言,在创作中融入中华优秀文化,在创新中传承发展非遗技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钟的 采访整理)

  ---------------

  让参观博物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刘继文

  我与博物馆公共教育工作的缘分,始于2016年的夏天。从最初讲解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开始,六年来,我陆陆续续讲过了十余个展览,服务过上千听众。过去的六年里,文博领域快速发展,博物馆已然真正成为人民群众感受文化魅力的殿堂,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支点。作为实现博物馆公共教育的重要途径,博物馆展览讲解的方式和内容也在应时势而变、不断创新。

  作为一名一线志愿者,我很荣幸亲身经历并融入了这一变化。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各大博物馆的展览讲解服务供给不足、形式刻板。记得最初在国博尝试讲解《古代中国基本陈列》时,展厅内尚不如今日这般游人如织,彼时对于讲解工作而言最为关键的部分,就是在确保讲解内容不走样的前提下,尽量引发兴趣捕获听众,辅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展览的理念和内容。

  在多次尝试之后,我也总结出了更适合的讲解方式:一方面有选择性地保留讲解内容中的部分专业性表述,主要包括一些不影响听众整体理解的学术概念;另一方面强化讲解内容本身的深度和专业程度,充分使用当前的流行词、热点话题和热门IP进行表述,方便理解的同时也有助于引起大家的兴趣。

  讲解工作者还必须要有深厚而广博的知识储备,才能更好地满足观众不同类型的求知需要。2017年春夏之交我于国家博物馆讲解了《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在综合考虑展厅的构造和展品的布局后,我将展品逐一筛选,分“全球化推动人类历史”“体验他人的存在方式”“通过文物看历史”“人类与环境、技术间的关系”四个角度重新整合展品,在讲解之初将这四个角度以问题的形式抛给听众,让听众带着问题去观察、去聆听、去思考,而不仅仅是机械地接受信息的灌输。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