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企业通过在一个领域扎根深挖,提高技术门槛;有的企业抢占先机,开发IP产品;还有的企业拓宽渠道,在4S店里卖玩具
□ 本报实习记者 暴梦川
2020年上半年,各玩具、婴童用品企业出口业绩普遍受到全球疫情的影响。据海关总署统计,2020年1—5月份,传统玩具累计出口额81亿美元,同比下降14.5%。
虽然玩具出口整体下滑,但仍有部分企业通过发挥技术优势等方式,实现订单量翻倍增长。
日前,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调研各产区外贸出口的情况时也发现,一些企业在出口受阻的情况下,积极转变经营思路,化“危机”为“商机”。
发挥技术优势 抢占海外市场
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调研发现:在遭受疫情冲击的情况下一些企业能够通过发挥自身优势,形成技术门槛,成为独一无二的供应商。
作为有30多年历史的老牌玩具企业的晋江力利玩具,在欧美地区疫情蔓延的情况下,依然积极与海外客户保持联系,争取订单。在各种不利条件下,外贸订单已经到达去年全年的80%左右。之所以能在疫情重创下抢占先机,这一切也得益于力利玩具30多年来在儿童手工饰品领域的精耕细作。成立于1985年的力利玩具,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做自主品牌。而且只做两款产品:一个是面对国内市场的儿童玩具工程车,一个是面对国外市场的儿童手工串珠饰品。力利玩具公司总经理许宾宾在调研时表示:“在一个领域内做深,就会形成熟悉度和技术沉淀,通过几十年的积累才能形成这么齐全的零配件,竞争对手光是找配件就可能找不齐,这就形成了技术门槛。”
而另一家拥30年历史的泉州嘉利儿童用品有限公司,则在上半年实现了订单量翻倍增长的逆袭。在2月中旬嘉利就接到了美国沃尔玛的千万美元订单,之后又收到了200多万美元的订单。这一切得益于去年嘉利派出代表奔赴美国,与沃尔玛总部进行深入沟通后的成果。而通过多年的合作,双方取得了相互信任,在疫情暴发后,嘉利与沃尔玛总部进行协调,配合沃尔玛进行产品外包装的调整,使得原本线下销售的玩具产品,在线上同步销售,并赢得美国消费者的认可。
出口变内销 危机变转机
国内的玩具企业除了在海外变通营销思路以外,更多的企业把目光转向国内市场。随着国内消费升级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选择在电商平台购买玩具产品。
广东森宝文化实业有限公司,在疫情期间依托电商平台,拓展销售渠道,抢占先机进行IP产品的开发,增加产能,推出诸如山东舰军事文创类积木产品,以及“中国航天”“成龙车队”等产品,受到国内市场广泛欢迎。疫情期间,电商店铺日均访客较平日增长近20倍,采购商数量较平日提升6倍。广东森宝文化实业有限公司营销总监蚁银瑶介绍到:“年初受国外疫情的影响,我们快速找对策,首先拓展电商,选择性地把一些外销产品换成中文包装在线上售卖,同时也尝试直播带货,利用原先国内市场的扎实基础拓展网络销售业务,形成外销转内销的思路。”
具有53年历史的东莞太达礼品商贸有限公司,受疫情的影响,上半年销售整体下滑20%,但从5月份开始玩具业务慢慢复苏,6月销售额同比上升了15%,国内市场却增长了30%。通过与国产汽车厂商合作,生产新上市的车款做高仿真合金车模,并在4S店等汽车销售渠道进行售卖,东莞太达礼品商贸有限公司实现了国内市场的“逆风翻盘”。
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在此次调研中发现,很多企业在抵御风险时展现出了强大的“自信”,冷静面对冲击,从容不迫“修炼内功”,脚踏实地把各个方面做细做精,在稳健中谋求发展和突破。未来,面对严峻的全球疫情形势,国内外销企业唯有积极开拓思路,才能化危机为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