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保林:把知识藏进故事 为小朋友讲述祖国前沿科技

2020-07-28 01:45:39 作者: 周保林:把知

周保林

作家周保林被小朋友们亲切地称为“故事大王保林叔叔”。他是电台主持人,也是儿童亲子故事类广播栏目《保林叔叔讲故事》栏目创办人。他倡导故事教育理念,擅长把知识藏进故事里,让知识不知不觉中“溜”进小朋友的大脑。

多年来,他创作、改编儿童故事近5000个,涉及历史、国学、童话、科普等等,点击收听次数达到2.5亿次,拥有170万线上粉丝。2019年,他成为《流浪地球》电影改编绘本的文字作者,与俄罗斯插画家亚历山大·雷克洛夫共同为国产科幻大电影《流浪地球》创作了高质量的绘本,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在孩子心中放入一颗勇于想象、崇尚科学的种子。

近日,周保林又为小朋友创作了一系列以中国科技发展为背景的冒险科幻小说《蛟龙少年科考队》,故事设定地球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面临危险,为了保卫地球先进科学技术,科学家联盟组建了“蛟龙少年科考队”。少年科考队跟随队长保林叔叔搭乘“嫦娥9号”去执行任务,第一次在太空行走;坐着“蛟龙8号”去探测深海……故事情节悬念迭生,同时充满基于尖端科技理论的奇异幻想。

细心的读者一定已经发现,《蛟龙少年科考队》中的科技让中国读者感到很亲切。没错,这是一套以中国前沿的科学技术成果为背景的儿童科幻故事,内容涵盖我国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航天航空、深海探测、高速铁路、跨海大桥等科技领域。在周保林笔下,探索这些科技成果变成了惊奇的故事。故事的讲述中,作者适时地延伸了孩子的知识,带领孩子在阅读中“上天入海”,“亲身体验”祖国科技腾飞的风采。

如何为新时代的少年讲述科技故事?如何将中国科技进步融入儿童故事?日前,喜欢给孩子们讲故事的周保林叔叔接受了北京青年报记者的专访。

访谈

北青报:你参与了《流浪地球》电影改编绘本的创作,能否讲讲这部作品的创作经历?

周保林:其实为了《流浪地球》电影改编绘本,电影方也找过很多作者,或许是因为我们在儿童科学故事教育领域积累了比较多的经验,双方都认可彼此的理念,最后我有幸成为了文字改编者。

创作的过程我想得比较多,因为电影是面向全年龄段观众,但是这部绘本主要的受众是小朋友,所以包括角色的改编、故事线的整合,都很需要心思。故事创作过程中,我和电影团队反复沟通有三四十次,最终绘本故事想展现人类对宇宙的思考,同时也融入了父子之情,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团结、不气馁和勇气。与此同时,绘本故事中也加入了一系列的科学普及知识,物理学、天文学的知识等等,比如有一个跨页以天文为背景,梳理了《流浪地球》的过程。而且我们还加入了AR的展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张双南研究员为AR部分撰写了文字。

北青报:在你看来电影《流浪地球》积累了这么高的人气说明了什么?

周保林:电影《流浪地球》作为中国科幻电影的里程碑之作,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很多人都从中看到中国科普和科幻作品其实有非常好的基础。在我看来,这样的好作品值得我们用各种形式给孩子们讲述——向孩子们普及我们中国的科技,了解中国的科幻作品,打开孩子们的想象力,让大家用科技展望未来。

北青报:你讲的科幻故事让这么多小朋友喜欢,有什么法宝吗?

周保林:要让孩子喜欢,首先需要作者懂孩子们的心理,抓住孩子的兴趣点;第二,要将专业知识融入故事中,知识不能是硬塞进去的,一定要在推动情节发展中让小朋友去挖掘;第三,要想开放孩子的思维,不是把答案直接告诉小读者,而是要给他们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再有一点,儿童科普故事必须要有科技的前瞻性,让孩子能去想象未来的科技。在《蛟龙少年科考队》里,我们会把一些前沿的技术讲述给孩子,或者设计成科幻的情节。以探月来举例,故事前瞻了未来我们的空间站成熟之后,会在月球建基地,可能会以月球为跳板探访火星……这样做是为了让孩子有想象的空间,他读过这个故事,记住这些前沿的想法,或许在未来真的有机会为科技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北青报:为什么想到创作儿童冒险科幻故事《蛟龙少年科考队》?

周保林:《蛟龙少年科考队》目前有四册,《蛟龙入海》讲深海探测、《太空遨游》讲航天工程、《高铁追风》讲高速铁路、《巨龙出水》讲跨海大桥。

我们从一开始定位的时候,就是想给孩子们讲讲咱们中国科技前沿的故事。市面上有太多的科普作品讲述的是外国科技,特别是儿童故事板块,比如讲述别的国家海底探索、建筑系统。让孩子们开阔眼界当然好,但这些离小朋友的生活有点遥远。近年来,随着我们国家科技实力的增强,国内自主研发的前沿科技成果备受瞩目,这里凝聚着国人的科研智慧,是很值得自豪的。我觉得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人将前沿科技展示给小朋友,且用他们感兴趣的方式讲述。

北青报:如何把我国的科技进步成果讲给小朋友听?

周保林:这就需要科普作者成为科技前沿和小孩子中间的媒介。这些科技对于孩子来说既神秘又亲切,因为它们离我们的生活如此之近。孩子们可能乘坐高铁旅行,可能参观过港珠澳大桥,也可能通过新闻、大人们的交谈知道“嫦娥四号”“蛟龙号”。我们需要一个故事让孩子们感到有意思、有兴趣。这个过程中,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给了我们大量的支持和帮助,开始创作一个故事之前,我会和科学家们一起探讨,在这些工程里有哪些重要的科技成果?哪些是需要孩子们了解的?哪些是可以启蒙孩子们思考的……根据这些我们整理故事框架,再将故事大纲拿给科学家看,在专业知识和故事性叙述中间找平衡点。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