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关爱救助在行动 妇联娘家人温情融化渐冻心

2020-09-08 12:19:55 作者: 精准关爱救助

“4+N”精准关爱救助在行动,为特困家庭注入温暖力量

有什么比家里有一个“渐冻症”孩子更不幸的吗?有,就是家里有两个“渐冻症”孩子。

有什么比家里有两个“渐冻症”孩子更不幸的吗?有,就是丈夫离家而去,她用一双柔弱的肩膀扛起破碎的家。

近日,由市总工会牵头开展的“4+N”精准关爱救助继续与爱相伴、砥砺前行,工作组的工作人员走访慰问了这个特困家庭,送去“娘家人”的温暖。

“谢谢您,韩姐,有了你们的帮助,我看到了希望,现在的日子越来越好了。”当记者随同精准关爱救助工作组走进毕玉家时,她正在与“韩姐”用微信进行视频聊天。

接连的遭遇击垮弱女子

毕玉,今年45岁,家住红岗区红卫小区。

如今,这个乐观而坚强的母亲向大家讲述了家庭的不幸——1997年,儿子嘉宝的出生,本应该是给这个家庭带来欣喜和希望,但是嘉宝5岁时被确诊患上“渐冻症”。毕玉花光了全部的积蓄,还借了好多外债,也没能治好儿子的病。无奈之下,毕玉和丈夫决定再生个二胎,想着他俩百年之后也能有个亲人照顾嘉宝。

2006年的一天,毕玉的二儿子卫康的到来,给毕玉两口子点亮希望之灯。然而,不幸的是,卫康2岁那年同样被确诊为“渐冻症”。

面对两个病孩子和毫无希望的生活,毕玉的丈夫整日酗酒,颓废不堪,最终离家而去。看着两个完全不能自理的儿子,想着每个月仅有的800元低保收入,这个瘦弱的母亲陷入绝望,甚至想一死了之。“但是,一想到两个孩子,我不忍心让他们失去了父亲再失去母亲。”

妇联“娘家”伸出援手

就在毕玉处在人生最低谷的时候,市妇联向她伸出了援手,给了她战胜困难的勇气和生活的希望。

毕玉很擅长包饺子,市妇联工作人员就出主意,让她包饺子在微信朋友圈里卖。去年和前年市妇联已经帮助她卖出去四千多斤“碧玉”水饺。

逢年过节,市妇联的志愿者们都会带上大包小裹到她家里,看望坚强的“毕玉姐”。

去年年底,在一次免费体检活动中,毕玉被查出HPV33阳性,这意味着如果不及时医治极有可能患上宫颈癌。医生建议她立即药物治疗,可8000多元的药费让毕玉望而却步。得知毕玉的情况后,市妇联协调市第四医院,根据毕玉的病情和她的家庭情况,为她量身定制了一套治疗方案,比之前的方案足足省下近7000元。毕玉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在市妇联的建议下,现在毕玉开起了微店,虽然销量不大,但也可以补贴些家用。

“我要将爱传递下去”

“这些年,市妇联没少帮助我,而且有很多帮助并不是工作性质的,都是私自来看我们。”怕大家听不明白,毕玉举了一个例子,“前几天,在市妇联工作的两口子来看我和孩子,给卫康带来了海参,我们哪吃过这好东西呀。我认识他们,但他们不让我说他们的名字。”

“市妇联里我有30多个姐妹的微信,我有什么烦恼或不明白的,都会和她们唠,她们就是我的‘娘家人’。”毕玉说着眼里充满了感激之情。

“我们单位很多人都熟悉毕玉姐,她有事儿就和我们商量,我们能出主意出主意,能帮助尽力帮助,就像亲人一样,完全不是那种工作关系。”一同前往的市妇联工作人员邱明洋的话印证了市妇联和毕玉的“亲情”。

2015年,大儿子嘉宝离开了人世,弥留之际,他对妈妈说:“别难过,我要把眼角膜捐献出来,希望能给需要的人带来光明,也好能多看几眼这个让我留恋的世界。”

毕玉说,大儿子的眼角膜让三个人重见了光明,这是给她最大的安慰。

“这么多好心人帮助我们孤儿寡母,我们没有什么可以回报的,现在我和卫康也都是器官捐献志愿者。我要把大家对我们的这份爱传递下去,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知心嗑带来温暖的力量

在大家刚进屋时,和毕玉视频聊天的“韩姐”是市妇联的副主席韩海波。“韩姐”关心地询问她目前的生活状况和卫康的病情,以及她的微店经营情况。

“市妇联就是你的‘娘家’,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就和‘娘家’姐妹说。”韩副主席亲切地和毕玉唠着家常,问寒问暖,真如亲姐姐一般。

“有你们这些好心人的关心和帮助,我的生活好多了,也更有劲头了。”

“卫康的状态挺好的,他每天都看新闻,告诉我美国疫情情况,还给我讲台风要来了。我没时间看新闻,他成了我的新闻播报员了。”

“我的微店也不错,今天都开了三单啦!”

……

坚强乐观的毕玉,满怀信心地向“娘家姐姐”一一汇报着心中的感动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