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点亮万家灯火

2020-09-14 18:24:12 作者: 只为点亮万家

■李弘非 李 栋

“设备检查好了,一切正常。有任何用电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的多个角落,都有国网江苏电力如东公司退役军人共产党员服务队(以下简称“服务队”)队员身着红马甲的忙碌身影。

服务队是全国“最美退役军人”评选活动开展以来表彰的唯一一个群体。他们中有人曾浴血南疆,在烽火硝烟中牢记战友嘱托;也有人曾鏖战碧海,在惊涛骇浪中书写赤胆忠诚。如今,“退役军人”这个共同身份,成为凝聚52名队员真情服务的强大力量,激励他们在新的岗位始终保持军人本色,守卫万家灯火。

“苦活累活,咱们这些当过兵的党员先上。”服务队成立19年来,这句最初的誓言,每名队员一直铭记在心。回忆起成立服务队的初衷,几乎所有的老队员都会提及19年前的那个夜晚。那一天,如东县城的老街因故障停电。“抢修结束后,听说停电时有老人不小心跌倒撞破了头。我们就想,如果早一点排除故障,也许这样的事就不会发生!”服务队发起人、首任队长缪恒生说。

本世纪初,如东县老城区电网基础比较薄弱,加上地处黄海之滨,台风等自然灾害频发,电力故障时有发生。在如东县供电局城区维修班工作的退役军人缪恒生,召集同为退役军人的陈炜等3人商议成立一支党员服务队。在公司支持下,一支由4名退役军人党员、2名入党积极分子组成的服务队成立了。

“用军人的标准执行每一次任务!”这是缪恒生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江苏电力系统,他们率先向社会承诺:随叫、随到、随修,24小时值班,365天无休。服务队按照半军事化管理,随时保持抢修“备战”状态。当时没有值班室,队员们就自行买来行军床,晚上睡在供电营业大厅等待接听报修电话。很快,“用电有困难,就找红马甲”的口碑在当地传开。

2004年的一天上午,服务队报修铃声大作。“我是掘港镇中心卫生院院长,病人已经上了手术台,无影灯却灭了,全院都停电了。”服务队几名队员立刻携带发电机乘车赶往医院,勘探接线,启动临时电源,从接到电话到医院手术室灯光亮起只花了15分钟。

余新明、陈炜等6名队员曾在上世纪80年代跟随部队奔赴边境作战。在战壕里,他们与战友将彼此的父母互相托付,“假如我‘光荣’了,请帮我照顾他们。”离开战场,余新明等人在心底发誓,要用余生兑现对牺牲战友的承诺。30多年来,余新明和战友一直关心照顾18名牺牲战友的父母。烈士秦德本的母亲生病,他们主动联系医院,轮流看护;烈士刘生华的母亲离世,他们像亲生儿子一样忙前忙后为老人料理后事……2016年,余新明和战友特地带着7位“父母”去湖南旅游。这些老人大多是第一次离开如东县出外游玩,他们高兴地说:“他们就跟我们自己的孩子一样。”

在余新明等人的感召下,服务队队员纷纷加入,成立了“共产党员服务队爱心帮扶专项基金”,先后资助孤寡老人和伤残军人200余人,捐资32万余元,将爱心播洒到千家万户。

拥军慰问情暖,军民鱼水情浓。自服务队成立以来,拥军优属就成为服务队的光荣传统,队员们经常实地了解部队用电需求,现场解决部队用电问题。

“电路由电源、负载、连接导线和辅助设备四大部分组成……”去年11月,服务队为一群特殊的“学生”开设了电工技能课。这群“学生”来自驻如东某部队,因专业技能受限,他们退役后就业前景不太乐观。服务队得知后决定发挥自身优势,在公司支持下开展了“电力技能培训进军营”活动,选派基础知识夯实、实操水平一流的队员,对即将退役的战士进行为期1个月的电工知识培训。

每天清晨,身着红马甲的队员列队进行交接,办公桌上抢修台账记录清晰明了,工具间里备品备件摆放整齐有序,休息室里被褥叠成豆腐块……18年来,服务队在4任队长的带领下,始终保持“我是一个兵”的赤诚本色,用真心服务每名客户,用真情点亮万家灯火。

上图:清晨,身着红马甲的服务队队员列队进行交接。杨 尉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