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字人文的可视化呈现成果,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邱伟云副教授提倡传统人文研究从文字向图像呈现形式的转变,因为图像可以通过色彩、构图、布局与位置、变形四种维度来综合表达比纯文字更多的信息量,并提出数据可视化与视读图像素养的重要性。
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徐力恒补充了教学工作和公众号学术传播的重要性。在学术社群、研究数据、基础设施、期刊、学术传播机制都得草创的情况下,数字人文学者必须参与很多不直接和狭义的数字人文“研究成果”挂钩的工作,但它们又与数字人文有关的学术事务息息相关,只是无法直接能成为考核中便于统计的成果。比如数字人文的教学工作——没有数字人文社群,大家只能单打独斗。但是这样的社群也需要投放精力去经营和参与,同时也需要教学工作坊之类的学术社群映照以及训练新进的活动。徐力恒也十分赞同朱剑老师所提倡的创设新型学术媒体的重要性,比如自己参与的“零壹Lab”公众号的工作,公众号虽然得到一个数字人文奖项(DH Award 2019),但目前还不大容易得到单位的学术承认,那么这样的新型成果是否能算“知识转移”呢?
《澳门理工学报》编辑桑海认为,数字人文研究成果形式未必以论文形态呈现,而可能是某种数据库、可视化网站、软件或算法等,因此呼吁学术界生成新的评价体系,在数字人文成果与其他成果之间建立横向评判的标准。数字人文虽然是一种新兴的研究范式或准学科,但在评价体系中并非“法外之地”:如果要证明自身的学术价值,其研究成果就一定要得到人文学术界,特别是传统学科内部的接受和认可。一方面,数字人文需要自我调适,对接传统学科自身的学术脉络,真正解决推动学科发展的疑难问题;另一方面,数字人文需要影响传统学科,给人文学术带来新的理念和活力。
基于数字人文不同的成果形态,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申斌认为,与其探索一套完全独立的全新评价标准,不如扩充既有不同科研成果评价体系,把数字人文成果分类纳入相近成果的评价体系更为可行。比如数字期刊、数字博客,科研在期刊、文章评价中给它们一点空间;可视化网站可以参照博物馆、展览等评价;数据库、程序其实提供的是一个研究平台和科研工具(标注问题),可以参考理科实验室和技术方法的评价等等。
会议现场
学术同行能否评价
朱剑认为,由于学科差异性非常之大,数字人文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学术共同体,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存在专业壁垒与跨学科研究的紧张关系。目前只有基于争取资源、注重结果导向的学术评价,但基于学术服务、注重过程的学术评价是缺席的。评价的概念实质终究应当回归同行评议。
谈及同行评议,王涛根据自身受邀评议论文的经验,连提“同行在哪里”“同行是谁”“有没有资格评议”三个问题。虽然传统学术的同行评议,容易出现评议标准内卷化,但是数字人文作品所涉领域之广,跨界学术造成的评价标准无法统一,可能会出现作品在这个圈子评价极佳,在另一个圈子则不受欢迎的现象。赵宇翔认为同行评议比较靠谱的是“大同行”中的“小同行”,比如武汉大学王晓光教授在图书情报领域成立数字人文专委会,这是大圈子中的小圈子。目前图情学科里面的数字人文项目增长,他们也收到了很多其他领域的投稿,存在着因为知识有限、不足以评审只能退稿的情况。商业合作团队往往采用矩阵式的模式:从不同地方拉人来共同工作,项目结束就解散。但是矩阵式合作主要是基于功利主义的建构模式,不适合研究领域的工作方式。因此数字人文合作需要考虑严谨性和相关性,做好学科与数字人文的对接工作。
在现行学术评价机制内拓展空间
基于当前的学术环境,朱剑认为建构数字人文评价的关键在于三方面:一是学术界对新学科特征尚不清晰的数字人文的宽容和接纳;二是数字人文从成果形式到媒体形式完成迭代走向相对稳定并被学界和管理部门承认和接受;三是评价体系的设计者对数字人文的接纳并建构起相应的评价理论和可操作的评价方法。并由此给出三个建议:首先是区分学术批评与学术评价,即为学术服务注重过程的导向,还是争取资源注重结果的导向,而评价的概念实质终究回归同行评议;其次是学术媒体的更新,堪称革命的新技术一定会带来成果形式和媒体形式的变革;最后是科研、媒体、评价分工明确,后者为前者服务。
新华文摘杂志社张耀铭主张建设性的学术评价体系,提倡评价多层次化,建议“学术期刊+会议+评价机制”三位一体,不仅有专业机构的评价,更有小同行评价,应该贯穿于会议评价与争鸣,以及成果学术评价与评奖,让数字人文学术评价回归学术品行。
张耀铭发言
申斌认为没有被管理部门认可的评价体系,虽会给数字人文发展带来很多麻烦,但也因为少有利益诱导而保护了众多潜在的可能,保证了大家从兴趣出发的学问本真性。讨论一套能被学术整整管理部门认可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为了数字人文研究在现有科研体制下生活得更容易一点,评价标准的设计思路:不是要评价哪些数字人文工作最有价值,而是要评价数字人文的行为哪些是差的数字人文,比如明确数字人文不是搬运人文,即应该划定底线而不是设定优等生的标杆。多一些“或”,少一些“且”,给研究多留一点空间。
数字技术潜力无限。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姚远教授在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过程中十分期待数字人文的合作加入,实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定位地图与实地文物的联动,从个案试点到推广形成公共标准。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裴雷教授团队则在数据引证领域对学术界的研究规范和文献使用做出更大的贡献。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高剑波教授认为数字人文可以面向真实世界,发挥教化大众、影响产业界的作用。上海图书馆刘炜馆长设想,未来数字时代的人文研究,数字技术可以超越印刷时代所能呈现的文本形式,直接把研究对象及其现象还原为真实对象甚至真实场景,并且可以基于数据进行模拟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