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数字人文:学术规范、评价体系与科研成果

2020-09-26 12:17:09 作者: 研讨会︱数字

数字人文学者的评价焦虑背后,其实是数字人文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范式或准学科,关于自我定位和获得承认的渴望和焦虑。借此机会,南京大学高研院数字人文创研中心团队发起了“南京倡议”,指出需要在现有的数字人文发展框架内首先形成具有核心认同的数字人文学术共同体,需要在现存的学科分化与有限的成果评价模式下发挥学者的力量,以研究为导向,以好奇心为驱动,而非单纯的以成果、评价和利益为导向,才有可能形成能真正促进数字人文发展,形成一批对多学科都有所助力的学术评价体系。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王涛发言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李江教授介绍,同行评议是多种评议方式中兼顾了客观和接近评价对象真实状态的评价方式,但是同行评议依旧是不完美的。据前人研究,同行评议能识别出差的作品,但是也经常拒绝具有开创性的好作品,而不靠谱的同行评议让三分之一的科研经费处于随机分配的状态。此外,随着论文发表数量的大幅增长,由于审稿人没有增加,导致了少数审稿人承担了大量的审稿任务,定量评价指标随之流行。但是无论换何种指标,也都不足以好得可以替代其他的指标,因而即便量化指标比如影响因子等评价方式盛行,但量化的评估始终是应当支持而非取代专家评审。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赵薇研究员根据自己审编的经验提出,现阶段可能还没有真正的同行评价的能力,在数字人文每一个次分支领域,真正在踏踏实实做的人不多。而数字人文优势探索性领域,意味着是试错性报告,可能一时间未必能产生什么成熟成果,更不要说重磅成果。因此在学术规范上的问题,我们必须严谨认真,但是对于进行了大量认真探索的研究,请“评价体系”和急于评判的人网开一面,给予其必要的时间和耐心,因为越是有创新性的、大跨度的研究,可能越面临一些疑问,而这些疑问往往能推动数字人文的规范与发展。

《澳门理工学报》编辑桑海认为,数字人文的学术共同体或许正在形成之中,当下国内主要的数字人文从业者,其优势是有新锐的气息,有比较紧密和联系和较好的合作基础,尤其是这个领域比较新且未学科化,壁垒和包袱比较少。但同行评议存在两个挑战:一是面对包罗万象、涵盖多个学科甚至溢出学科的数字人文成果,对于评价者来说往往力不从心;二是数字人文方法论与学科传统之间的某种冲突,造成评价差异过大。基于上述困境,要实现评价,归根到底还要靠新技术。

技术评价如何实现

徐力恒指出,数字人文项目经常是多人合作,数据库往往维持十余年,但直接转换成有效成果的往往只是学术成果的一部分。就算发了能计入传统评价体系的论文,也往往是多人协作合作成果,共同署名,最后摊分到个人的绩效只是几分之一。在数字人文学术评价中,如何对成员贡献做出评价?如何对作品做出评价?便成为技术评价所回避不了的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冯惠玲教授提出,数字人文研究团队在合作阶段就需要做到权责清晰。在合作过程中,共同的价值认同是十分重要的,越是不同的学科,越需要理性的合作与良性的长期合作。合作的早期所获的功利回报比较小,但是工作量和难度是很大的,所以需要有凝聚力,共同认可人文与技术应用相融合的探索乐趣,达成弱功利性的合作。此外新生成的知识产权是需要明确的,可以通过签署合同等方式,明确各自职能与贡献,像电影结尾名单一样进行学术标注,这样有利于增强合作的稳定性,维持大部分的合作关系。

王涛则给出了安全的技术评价标准:一是回溯资料的来源观察其完整性和可靠性;二是考察使用的分析方法是否很好地回答了该问题;三是考量通过数据分析所进行的解释是否合理,具有什么样的价值。最后,他还建议数字人文在提交论文之外应当公开数据库,这样读者也可以接受并检验结果是否合理。

据桑海介绍,替代计量学针对的是传统计量时滞过长、引文动机不明确、评价对象面窄(主要针对论文)、指标数据容易作弊等情况,把评价的对象回归到论文上,并扩展到论文之外各种其他形式,特别是数字载体上。在学术期刊网络化潮流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或“域出版”,这是一种将期刊论文筛选后按专业或专题在网络平台发布的模式,正酝酿向“平台型媒体”(Platisher)转型,可以孕育新学术生态的互动开放平台。学术出版将从传统出版延伸到数字出版、语义出版、数据出版、增强出版等新出版形态;自觉地将出版与科研相融合,支持数字人文等学术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