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曲艺牡丹飘香|中篇苏州评弹《钱学森》吴侬软语演绎铮铮红色题材

2020-09-26 18:22:31 作者: 江苏曲艺牡丹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9月25日,第十一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评奖结果正式揭晓,4大项共20个奖项中,江苏喜获丰收、占得三席:原创中篇苏州弹词《军嫂》获得节目奖,中篇苏州评弹《钱学森》获得文学奖,弹词表演艺术家张建珍获得表演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苏州评弹表演艺术家邢晏春获“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曲艺艺术家”荣誉称号。

获得第十一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文学奖的中篇苏州评弹《钱学森》,由江苏省演艺集团评弹团创演,是一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优秀文艺作品,也是一部体现新时代气息、展示中国优秀知识分子浓浓的爱国情怀和深深忧患意识的创新之作。 钱学森“初心为国、科学报国”的爱国精神人人知晓,而中篇苏州评弹《钱学森》则用吴侬软语将他的这一段故事娓娓道来。钱学森,这位美国航空大师冯·卡门的高足,世界火箭尖端领域的杰出性代表,在新中国成立之际声言回国,由此被美国联邦调查局以“间谍”罪拘留。回国无望的他毫不气馁,经过五年抗争,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斡旋下,终于在1955年回到祖国。 该剧编剧之一徐惠新是上海评弹团原副团长、著名评弹表演艺术家。徐惠新告诉记者,虽然钱学森的一生有许多故事可以讲述,但是编剧团队抓住了他这一生中的一段精彩片段来重点呈现。这部剧长达两个小时,由三回构成,前两回细致地描写了钱学森怎么回国的一番艰难险阻,第三回则讲述钱学森归国后的故事。当中苏两国关系发生变故后,钱学森拍案而起,毅然率领众科学家克服重重困难,将中国第一枚导弹射向苍穹。 “评弹擅长写内心,这是我们的拿手好戏。” 徐惠新说,在描写钱学森的心理状态时,编剧抓住一个主要矛盾:他为什么要回来?细腻刻画他当时的遭遇与担忧,展现了人物性格真实的一面,让人更加有血有肉地感受到这位英雄的人物内心世界。 因为《钱学森》所反映内容是历史的重大事件,必须尊重史实、严谨处理。经过查阅大量资料、深入了解相关专业知识和时代背景之后,编剧又最终经过了九个月创作,《钱学森》剧本才创作完成。此后,剧组连续多次对剧目的创意、主题思想、现实意义进行探讨,还对剧本继续拧了反复多次的修改和论证,才最终打磨出了一项精品。 苏州评弹的曲调唱腔,被誉为“东方最美的声音”,它那吴侬软语的咬字、委婉悠扬的运腔,享誉海内外。但是《钱学森》的主题是当代知识分子,如何既要有江南妙音的韵味,又要符合剧情,这对江苏省演艺集团评弹团而言是一项新的挑战。在创演过程中,主创团队对传统的流派、唱腔进行略微改动,让观众既能该受到传统流派的优美,又感到耳目一新。 江苏省演艺集团评弹团副团长蒋春雷也是《钱学森》的主演。在他看来,“钱学森其实是一个符号,是当时那个时代一大批爱国知识分子和科学家的缩影。许许多多为了祖国军工事业和航天事业默默无闻的工作者,他们任劳任怨、无怨无悔。我们在排演的时候,经常被剧中人物精神所感染,因此我们整个剧组也同样精益求精,以最大的努力争取把最好的作品呈现给大家。”他表示,“这次能获得中国曲艺牡丹奖·文学奖,是对我们近年来整个团队努力的一种肯定。这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团今后一定会紧扣时代主题,以更好的作品来回馈广大观众。” 作为该剧出品人,江苏省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郑泽云表示,中篇苏州评弹《钱学森》是江苏省演艺集团评弹团围绕“四个讴歌”所重点打造的原创剧目,是继中篇苏州评弹《大浪淘沙》之后重点推出的又一部主旋律作品。近年来,省演艺集团评弹团通过《大浪淘沙》《钱学森》等优秀作品,充分挖掘了团里的创作力量和演员潜力,更好地弘扬了主旋律、满足了百姓需求、回应了时代呼声。“作为省级国有文艺院团,有责任担当现实题材和红色题材的创作使命。”郑泽云总结说,“通过这类红色题材的创作,实际上省演艺集团评弹团的发展也在摸索出一条新路,即如何在弘扬传统的基础上能够有所创新,让传统曲艺更好地发挥新的时代影响力。” 交汇点记者 顾星欣 吴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