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去公园不拍照,当摄影师们把公园当“观察对象”时能拍到什么?

2020-09-27 16:34:29 作者: 谁去公园不拍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9月27日报道:公园对于绝大多数在城市中长大和生活的人来说,往往具有非常特别的记忆和感受。近日影像展“公·园”在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展出。城市公园成为敏锐的艺术家们观察和思考社会的重要对象,展览以艺术家各自不同的手法和语言,记录和讲述了关于公园的方方面面。

展览现场

公园,更准确地说是城市公园,既不同于传统园林,也有别于大型的郊野公园和国家公园——前者是为私人享用而构筑的,更偏于审美,后者是在城市生活空间之外,为了“郊游”的需要而存在。城市公园则是嵌入在城市内部,是市民生命经历中的一个公共空间。试想,到了公园谁会不留影?而且对于普通市民而言,常常也只有去公园才会带上照相机。

许海峰,上海鲁迅公园,摄影,2009年,图片由艺术家本人提供

“逛公园我只比别人多带一台相机”,记者许海峰的作品也在展览中,他说做记者最大的好处是能在现场看到比报道出来更接近真实的东西,但坏处是这些东西在体内积聚容易形成负能量。有一天许海峰无意间走进公园,发现了孩童时久违的开心事。于是常常拎着相机夹着一本书去公园“白相”,拍拍照看看书,公园就像是精神获得修养调息的避难所,许海峰认为,公园可以长期服用且无副作用。

现场15位长期从事都市话题相关的摄影家和艺术家,在作品中反映了摄影、公园和都市生活经验这三者之间复杂而有趣的关系。

薛宝其,读书大热潮之复兴公园,摄影,12.9×17.7cm,1985夏,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藏,图片由中华艺术宫提供

摄影家薛宝其,他以家门口的复兴公园为主要拍摄地,坚持多年,完成了“读书热”“夕阳赞”和“独生子女”三个著名专题,这三个专题生动地表现了当时恢复高考、教育工作转入正轨时社会上热烈的读书氛围,以及新出现的老年人和独生子女问题。从照片中可以感受到当时社会气氛放松、青年人怀揣理想主义。

摄影家蔡东东则做起了“照片游戏”,多年的拍摄中有些舍不得丢弃的“鸡肋”,蔡东东像一个外科医生一样对这些照片做起了手术,挖掘他们内在所隐藏的戏剧性。卷曲、打磨、拼贴、燃烧或与其它相关物品结合做成摄影装置,用尽各种手段挽救这些图像。

记者发现,本次展览作品所涉及到的公园都位于上海,因此作品中的公园也成为这座城市的一个生动的侧面。它们不仅呈现出上海公园的一些特有的功用和气质,也将触发更多关于这座城市的社会和历史话题的思考和讨论。作为一个影像展,展览作品所使用的媒材不仅包括摄影和录像,同时还有声音、装置、多媒体等其他类型。

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馆长曾玉兰透露,美术馆从建馆之初就关注影像的领域,自 2016 年以来,则是以每年一届的频率持续推出小型的主题性影像展览,这其中有2016 年《观看之道—来自纽约的三人影像展》、2017 年《行进中的双重景观》、2018 年《超时空影像》,而2019年的《微光》项目则关注以艺术方式介入社会的艺术家作品及其实践,其中所涉及的主题广度和宽度引发了对社会与特殊群体关系的反思。

今年的影像展项目特邀策展人施瀚涛策划,聚焦于“公园”主题。曾玉兰说,随着城市发展的进程,公园作为一类特殊的公共空间,其公共性与介入其中的公众的群体性、个体性行为的不断交叉,将历史记忆、文化演变与特殊群体、个体命运紧密复杂的交织为一张实时生成与变化的网络,参与本次展览项目的艺术家,即以他们的敏锐和对现实的关切、捕捉、转化和表达,使这一网络背后所隐现的历史、文化甚至人性的闪亮、幽暗都得以对公众呈现。

展览将展出至2020年12月13日。